第04版:乡村振兴
3上一版  下一版4
 
揭开“柳浪咧”小镇成功“出圈”背后的秘密
融安:撂荒地上开出“黄金花”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4年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揭开“柳浪咧”小镇成功“出圈”背后的秘密
环江走新型城镇化之路给搬迁群众带来更红火的日子
▲“柳浪咧”小镇夜景。 环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柳浪咧”小镇集市上的美食。韦江侣 摄
▲“柳浪咧”小镇的毛南姑娘在编织花竹帽。 崖宝基 摄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城西安置区的“柳浪咧”小镇霓虹灯闪烁,人流如织,商铺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各种各样的美食摊位、特色小吃、小商品摊位,吸引众多的市民和游客,绘就了一幅夜经济繁华的美丽画卷。

环江作为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其打造的“柳浪咧”小镇依托世界自然遗产地、“五香”美食胜地、毛南族特色文化等名片迅速火爆出圈,跻身热门旅游地之一。

“柳浪咧”小镇火爆成功出圈并非偶然。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9个部门在去年年初印发了《关于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要聚焦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以满足搬迁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巩固拓展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解决好搬迁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实现人口市民化、就业多元化、产业特色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转变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为推动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如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指导意见”,该县党委、政府在聚合文旅资源、培育产业集群、壮大安置区村集体经济、带动搬迁群众稳就业稳增收、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方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强化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引导“建”起来。

为加快“柳浪咧”小镇的创建,该县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规划统筹协调创建工作,整合全县文、农、旅等资源,同步推进小镇总体规划和详细布局,确保涉及的产业、服务、基础设施配套等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定位相符、规模相配、功能相适,科学合理安排小镇布局和功能,制定《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柳浪咧小镇创建实施方案》,明确各个特色街区的主体责任单位和建设内容。

变“闲”为“宝”,让高价值闲置国有资产“活”起来。

该县深挖闲置资产价值,推动“变资产为资本、变闲置为利用”,高效盘活闲置国有资产。打破“条块分割”的基层党建组织架构,创新基层发展运营模式,统筹周边各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收益金,跨地承租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城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多间闲置铺面,并委托专业公司进行开发运营管理,推行“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推+股民参与+资源整合+利益联结”的经营模式,发展国企自持+主力店联营+租赁合作+商业运营服务输出等多种经营方式,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累计投入项目资金512万元,实现门面出租面积达9994平方米,预计项目一期可完成门面盘活率60%,实现租金收入达300万元以上。

塑造新体验场景,让文旅产品“强”起来。

该县立足安置区临近工业园区、高铁高速的区位优势,精心调整商业铺面布局,将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文化特色旅游有机结合,坚持“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双轮驱动,让创意、设计、艺术等元素充分融入文化旅游发展全链条;精心打造欢街(美食街)、嗦哩嗦特产巷、古编巷(手工制品、文创文玩街、非遗文化产品作坊街)等12条主题街区;发展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的文旅新业态、新模式,形成吃、住、行、游、购、娱、教为一体的特色商旅小镇;同时塑造民族移居全新体验场景,将毛南族文化、傩面文化、美食文化、铜鼓文化等元素提炼再现,实现“产、城、人、文、景”有机结合,形成以非遗文化保护、文创产品开发、农特产品销售为地标的新文旅商圈。此外,还成立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创新设计产学研合作基地,助力毛南文创产品实现产业化、品牌化、体系化。截至目前,已开发文创产品百余种。

展现特色民族文化新风采,让民俗经济“火”起来。

该县共有壮、毛南、汉、苗、瑶、仫佬、水、侗、回等34个民族杂居,组成了和睦共处的民族大家庭,其中世居民族有壮、毛南、汉、苗、瑶等5个民族。经过千百年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沉淀,该县形成具有鲜明的多元化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柳浪咧”小镇以“传统+现代”的方式举行多样化的民俗活动,打造“世界自然遗产地”“环江五香”等名片,成为备受青睐的“网红打卡地”。先后举办了2023年“壮族三月三·环江嘉年华”、“乐嗨三月三·相约游环江”、迷你“市”集打卡互动、环江喀斯特乡村音乐节、毛南乐队沉浸式专场演唱会、广西优秀艺术作品毛南族风情歌舞秀《艾南》展演、“唱响好日子、奋进新时代”歌咏比赛、世遗环江·多彩毛南——民族文化精品节目展演和视频创作大赛等系列活动,日均吸引游客2.5万人次,集市摊位招商300多个,帮助搬迁群众临时就业达460余人次。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事有所成,必定吏有所为。毛南“柳浪咧”小镇的成功出圈,与其背后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和引导是密不可分的,也让更多的老百姓看到当地党委、政府的智慧和力量。截至目前,毛南“柳浪咧”小镇已出租门面394间,同比增长55.73%,232家商户入驻营业,其中搬迁农户自主创业105家,新增就业人数1000人次以上,带动周边12个村(社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万元以上,易地搬迁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55万元。如今,该县的两个大型安置区的4029户1.64万搬迁群众安居乐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蒙宏谯)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