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强调,广西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自治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方向,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前进方向。只有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才能体现时代性、彰显群众性、富有创造性,才能把习近平总书记为广西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贵港市覃塘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团结建设“四个家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为加快建成新时代壮美广西示范县(区)汇聚磅礴力量。目前,覃塘区有3个村 (屯) 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9处获评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53处获评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等称号。
弘扬“荷美”覃塘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充分汲取各民族文化中的营养,引导各民族将中华文化内化为共建、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园。覃塘位于广西东南部,“荷文化”底蕴深厚,各族群众心手相连,奏响了荷美覃塘、布山那乡民族团结进步的最强音。一是传承优秀特色的民族文化。持续举办荷花节、“壮族三月三”等民族特色文化活动,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各民族之间思想共鸣、文化认同、感情交融。二是筑造红色文化精神堡垒。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红苗子”党校、乡村振兴学院、覃塘政协文史馆等宣传阵地作用,重点讲好中共贵县第一任县委书记陈培仁、中共广西省代表大会(罗村会议)旧址、贵港首个红色主题公园等故事。编排展演《岁月永恒》《压舱石》等红色主题文艺精品,让党的优良革命精神温润人心,增强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三是发挥先进模范示范引领。开展“最美覃塘人”“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激励和引导各族人民见贤思齐,担当作为,展现覃塘新时代文明新形象。四是强化同心载体阵地建设。建成“石榴花开在红坭”,成立同心文化艺术团,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流中心,打造产业园区“红石榴”家园和“中华民族一家亲”等教育实践基地。覃塘区有形有感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工作,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意识,民心民意更加和顺,更加向好。
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幸福家园。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强产业的文章,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覃塘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提出的“五个更大”重要要求,立足资源禀赋,集中优势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平稳发展、民生保障持续加强、民族事业加快发展。“十四五”开局,覃塘地区生产总值223亿元,同比增长9.2%,排在广西111个县(市、区)第三位。2022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450亿元,工业规模持续排全市第一;实现新增就业人数4237人,农村劳动转移就业6548人,脱贫人口务工21137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8%以上,受理办结居民医保待遇128万人次。覃塘区实现创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双融合、双促进、双提高,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不断夯实共同富裕的基础。
构建互嵌式和谐社会,建设各民族守望相助和谐家园。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是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覃塘区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的理念,全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营造各族人民一家亲的浓厚氛围。一是开展“千企联千村共建新农村”等活动,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建成全市首个村企共建新农村——扬翔新村。二是区直单位结对村屯开展“六个一”活动,培养、融洽各族干群关系。三是乡镇每年打造“十个一”,建设一批教育基地、民族团结同心村屯。四是全区学校开展“七个一”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学校教学育人全过程。覃塘区为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入交融搭建广阔平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幸福家园。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共同打造边疆稳定平安家园。覃塘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边疆治理的重要论述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将自治区“三落实”与贵港市“难点问题书记一线办”融合,创建“三落实一线办”载体,组建由退出领导岗位的职级干部为主要成员的督导攻坚组,推进中心工作落实落细,形成《“三落实一线办”工作创新的贵港覃塘探索》典型经验,成功入选2023国家智力创新经验典型案例。充分发挥首批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的改革成果,深化拓展“一组三会”村民协商自治机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施党建引领网格管理“红格善治工程”,全面提升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始终把防范风险置于首要位置,统筹抓好经济发展、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等工作,通过争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民主法治示范村”,开展“平安覃塘满意先行 你说我办服务在屯”活动,巩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成果,推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覃塘”,促进全区政治社会大局安全、和谐、稳定。2022年,覃塘区群众安全感和扫黑除恶满意度成效均排贵港市第一。
(本报记者 李道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