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县洞井瑶族乡积极打造“绿色产业、乡村旅业、民族文化”三张名片,同时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促进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
聚焦山区绿色,做强绿色产业名片。坚持绿色发展之路,让产业带富各族群众。专心致志做好传统产业杉树、优质稻、蔬菜,持续壮大产业种植规模。全神贯注推广老品牌产业脐橙,以椅山村为中心辐射周边村,开发打造800亩优质脐橙种植基地,重新打响老品牌。聚精会神引进灵芝、油茶、山苍子等新产业,以野猪殿村、太和村、保良村为试验点,以点带面有计划规划推广。通过发展绿色产业,有序推广,参与种植,让各族群众共事共富,推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让绿色成为瑶乡底色。
聚焦美丽家乡,做大乡村旅业名片。践行“两山”理论,留住各族群众的乡情乡愁。不遗余力保护好辖区内公益林、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全心全意维护好全域生态,以优质的自然生态资源,吸引更多的产业、人才、资金进入这片沃土。认真细致谋划利用全乡好山好水资源,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延伸乡村旅游产业,打造了自治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灌阳太子山生态旅游区、国家3A级景区洞井村古民居,实现乡村振兴与旅游互嵌融合发展。利用优越的绿水青山资源,以旅兴农、依旅兴村,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让乡村旅业成为瑶乡亮色。
聚焦民族传统,做活民族文化名片。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修缮保护民族特色古建筑,开发洞井村、桂平岩村、太和村传统村落,依托传统村落延伸旅游产业链,发展乡村旅游业,借助洞井村洞井屯的“中国首批传统村落名录”“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两张国字招牌名气,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深入挖掘各民族优秀文化,加大对特色非物质文化资源“牌灯”舞的传承发扬。讲好文化故事,探索以文化促旅游以旅游带文化的一体发展模式,彰显文化魅力。通过挖掘民族文化做好传统文化这篇文章,有效增强各民族发展合力,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推动乡村振兴,让民族文化成为瑶乡特色。
(卿燕婷 常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