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
3上一版
 
大化扎实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万秀区聚焦“五字诀”画出城市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3年12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化扎实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大化瑶族自治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目前,该县有全国文明单位2个、全区文明单位24个、全市文明单位15个;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名;“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个、“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4名;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7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58名。

聚焦思想引领,筑牢民族团结根基。该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领导干部培训班、专题讲座、研讨交流中,学育结合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和理论水平。组织广大基层干部、驻村工作队员进村入户,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重大意义,建设宣传长廊66个,制作宣传牌2600多处、发放宣传品2.5万多份,进一步加强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强化阵地拓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该县建立健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设立民族文化展示区、图书阅览室、文体服务中心,累计建设各类活动阵地12个,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基地1个、主题公园3个、同心文化广场10个,成立同心文化艺术团12个、同心体育队13支,建设同心农家书屋160处,为各民族群众搭建心心相连、互助发展的平台。创作各民族共享共有的中华文化作品,编辑出版《大化瑶学研究》,制作脱贫攻坚题材电影《战八好》,创作民族歌曲《布努瑶敬酒歌》,出版纪实文学集《战贫铸梦》、反映民族地区新时代乡村女性奋斗风采长篇报告文学《美丽山花》,讲好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大化故事”。挖掘整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贡川纱纸制作技艺》《贡川榨粉制作技艺》2个,市级非遗《壮瑶大席》《喜鹊之歌》等项目8个,县级非遗项目名录《七百弄火麻鸡制作技艺》《岩滩山歌碰蛋节》《麻叶馍制作技艺》等61个。以“祝著节”“三月三”“邻里节”等民族节庆为载体,开展主题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各族群众精神相依、团结奋进提供强大精神纽带。

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积极谋划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脱贫地区路、水、电等短板弱项,脱贫攻坚期间,累计建设屯级路1502条,总里程达2300多公里,解决6.15万户25.35万人行路难问题;实施农村电网改造项目1259个,实现全县100%农户家中接通生活用电;实施安全饮水工程集中供水608处、家庭水柜1.17万座,受益5.69万户25.49万人;实施农村通讯网络提升改造工程,新增基站753个,行政村全部实现4G网络全覆盖;全面实施危房改造工程,9590户瑶山群众实现“安居梦”。

提升产业发展,推动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坚持强优势、补短板、创特色,完善产业链,培育一批民族特色企业。建有万只种羊繁育中心1个、千只母羊养殖示范基地18个、百只母羊养殖场160个,“南方羊都”初具雏形。建设“渔乐无穷”田园综合体,建成2个1000亩以上大水面养殖基地。推广“陆基桶养”模式,完成淡水养殖池塘提质改造2198.4亩。成功培育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56家、家庭农场80家。加快七百弄鸡种鸡场建设,推进七百弄鸡提纯复壮,加快全产业链发展。(韦昌飞)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