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家园——“岜莱诗会”作品选析》是广西民族出版社和广西民族报社成立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联合体的阶段性成果,里面收辑的93首诗歌作品,是从近年来发表在《广西民族报》“岜莱副刊”的诗歌精选而成,2023年6月,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倾力出版发行。
“岜莱诗会”是《广西民族报》(汉文版)副刊的一个栏目,2019年5月创办,每月一期,每期一版,定期策划主题诗歌创作,刊发原创诗歌作品。与此同时,“岜莱诗会”经常不定期组织诗歌朗诵会、文学采风、征文征稿活动,针对热点事件和社会现象,开展专题创作活动,得到多民族作家、诗人的支持和参与,深受区内外读者的关注,影响广泛。从中央到地方,近百家主流媒体曾对“岜莱诗会”进行深度报道或评论,成为广西文坛甚至中国文坛的一个文学品牌,被誉为“岜莱诗会”现象。基于此,这些在“岜莱诗会”上发表过的作品不啻质量上乘之作,虽然风格各异、手法有别,但都是全国多民族诗人们的用心歌吟;有对祖国的深情抒怀,有对民族团结的具象歌颂,有切入新时代发展进程中大事件的实录,也有对家乡的眷恋热爱和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诗意呈现。
《我的祖国》《向南的海》《不变的色彩》等诗篇里充盈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形神兼具把“大词”具象化地抒写,把大主题通过日常的体悟、感受转化成诗意语言,让读者阅读起来有身临其境、心意相通之感。这本诗集的重中之重,是在歌颂民族团结方面,如吉狄马加用一首《兹兹普乌》歌咏:“火焰改变肉身的形态超过其他方式,/ 它将存在之物送至形而上的国度”,“解脱的灵魂,穿越了星座的门扉,/ 音乐从群山的白昼宣称楼梯的曙色”,诗中歌颂了彝族人灵魂的家园。祖国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民族像秋天满园的石榴,哈萨克族诗人艾克拜尔·米吉提《红艳艳的石榴花》里把五十六个民族写成“鲜红的石榴籽/紧紧地/抱在一起/透着那石榴花的芬芳”,展现了祖国多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将本体“五十六个民族”转喻为紧密相拥的“石榴籽”。在内蒙古草原上,诗人龚学敏《蒙古马》奔放洒脱地写“人们用长调侍奉春天,越悠扬 / 草原越辽阔 / 蒙古马背上的上苍越仁厚”,马与草原融为一体的博大,跃然纸上意味深长。《把诗写在海水里的民族》则讴颂了京族人自信满满地面向大海的世界。《土瑶歌堂会》则惊叹瑶家人如今的豪情和气度,读起来令人回味无穷。在《岜莱,或者花山》《团结花盛开》《梦回句町》等诗篇里,诗人们无不在展示壮乡特色,抒发着诗人对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景。“岜莱花山 花山岜莱/木棉花开着风吹着百鸟在飞/时光早已不是水/是你额上常常的凝眉”“……坚守这一片无数人的血色土地/就这样以虔诚的身姿/膜拜千里江岸山崖之上/不朽的图腾”等等这些诗作又不无在抒发作者对壮乡大好景观的歌颂之情,同时展示和升华了多民族的人文成就,读起来使人热血贲张,激情豪迈。具备这样特点的诗作在诗集里俯拾皆是,有对家国大爱、家乡人文的赞美,也同样有对乡村振兴、投身新时代建设等题材的火热共情,如《移民搬迁户》《覃塘新荷》《刘家三姐》等诗篇,虽然各有特色,但都无不承载着时代赋予诗人的现实思考意义。正是有多样的特色、多彩的风格,才使得这本诗集在题材和文学意义上都更为丰富。
除作品本身外,广西民族出版社还邀请了国内评论名家,对每一首入选作品进行独立点评,阅读诗人的作品之外还可以对比附在作品后面的评论来深入体会、理解。这些评论对诗人创作技巧、抒情切入点等全方位的解读,使每位作者成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在形式上又让读者耳目一新。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岜莱诗会”是广西诗歌创作、交流和展示的重要平台之一,是窥探广西诗歌生态的一块标志性的文学高地,来自区内外的多民族诗人集体发声,用诗歌凝聚力量、致敬崇高,唱响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嘹亮的主旋律,体现了诗人们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和思想品质,在不断践行这些主题思想的道路上,广西民族出版社适时联合广西民族报社,做出这本高质量、可读性强、装帧精美的选本,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正如石一宁先生在序中所说“多民族诗人和作家们的倾情抒写,正是中华民族美好家园的诗意呈现”。诗意颂扬共同的理想家园,这部全国多民族诗人和作家作品体现出了它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