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表彰大会暨事迹宣讲报告会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举办,广西15人获“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来自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毛南族姑娘覃敏代表广西获评青年参加表彰大会。
演员、自治区政协委员、工艺美术大师、花竹帽编织技艺区级非遗传承人、向上向善·广西青年榜样、广西青联委员、新生代工匠之星、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覃敏身上有许多亮眼的荣誉,其中最让她骄傲的莫过于“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她说:“能评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我很开心,这是对我的肯定和鼓励,今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将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传承好。”
覃敏的母亲谭素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母亲的影响下,覃敏怀揣对毛南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大学一毕业就回到家乡,致力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毛南族“花竹帽”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花竹帽,毛南语称“顶卡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毛南族的“族宝”。在毛南族历史上,花竹帽是青年女子定情信物,象征着吉祥和幸福。覃敏介绍说,花竹帽用毛南山乡特产的金竹和墨竹编织而成,工艺复杂,编织难度大,没有任何文字记录与图片说明,仅凭各村老工艺匠人在直系或嫡系亲属间口头传授与示范编制。由于花竹帽编织耗费时间长,销售渠道少,短期内较难实现经济效益,年轻人根本没有动力去学。
“让年轻人喜欢花竹帽,主动推介花竹帽,这门传统技艺才能‘活’起来,传下去。”覃敏对花竹帽的传承和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让花竹帽走出环江、走出国门,通过创新改良,将时尚元素如年轻人喜欢的花纹、颜色、字样融入创作中,使花竹帽更加时尚漂亮。同时把花竹帽代表元素融入壁灯、手提包、抱枕、钥匙扣、耳环、灯饰等实用物品中,受到消费者青睐,让前来环江旅游的游客带走“环江记忆”,也让多彩的毛南族文化被更多人熟知。
毛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那些遗存的民族文化瑰宝正是因为有了诸多像覃敏一样的手艺人在坚守、传承、创新与发展,才能获得新生。2021年,覃敏接棒成为花竹帽编织技艺第六代传承人,她设计制作的花竹帽荣获多个自治区级甚至国家级奖项,其所编织花竹帽已成为毛南族知名品牌,填补了毛南族花竹帽手工技艺的空缺,为花竹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做出了卓越贡献。如今,花竹帽已走出国门,在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引起广泛关注。
2019年,她和母亲一起合力,在政府的支持鼓励下,创造了小有规模的花竹帽传承培训基地,累计带动了1000余人传承民族传统技艺,其中,还带动20多户贫困户利用农闲时期创收脱贫致富。
“她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不仅让花竹帽走出国门,还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是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榜样。”环江团县委书记罗翔对覃敏给予了高度认可。
(莫兰厦 罗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