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岜莱评谭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于细微处见家国情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尽情抒写便是福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3年11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尽情抒写便是福
——赏读杨合散文集《能往前走 便是幸福》感记
□ 陈昌恒(壮族)
▲杨合散文集《能往前走 便是幸福》封面。
陈昌恒供图
 

2023年,“幸福”接踵而至。7月27日,在金城江参加谭壮满先生长篇小说《让幸福归来》作品研讨会,接过他的签名赠书时,还收到宋先周先生签名惠赠的散文集《朝着幸福的方向奔跑》,紧接着不到三个月后的10月23日,又欣喜地收到杨合先生签赠的《能往前走 便是幸福》。

“杨合”与“陈昌恒”早在26年前就碰过面。1997 年,我的“山野故事”《神童》在《三月三》第 6 期发表,同期有杨合的诗歌《遥远的阳光》。2011年我调到县城工作后,在文学活动中才认识杨合其人。真正与杨合有言语交流的,是在2017年10月28日中午。那天是河池市文联组织作家在都安聆听著名作家田耳讲授小说创作技巧的第二天,作家们乘船经红水河,到菁盛乡凡一平的家乡上岭采风。在游船甲板上,杨合微笑地叫我一声“昌恒老哥”,他的笑就像头顶的阳光。不久,杨合到河池日报社任职,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多了,交流也渐增。虽然真正意义上认识杨合才短短6年时间,但是读完他的这部散文集,感觉我们堪比老相识了。

《能往前走 便是幸福》2023年7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收录了杨合1998年至2022年创作并在各级报刊发表的38篇散文,共17万字。“能往前走 便是幸福”是集子第二篇文章的题目,1942年巴金从桂林坐火车南下,经黔桂铁路到达金城江,再从河池转道贵阳赴重庆。在硝烟弥漫的烽火岁月,巴金客旅他乡,颠沛流离。因为堵车,巴金在河池停留数日,目睹无数旅客在拥堵的交通线上奔走,巴金和他们一样,渴望向前而行,感受到能前行时心中荡漾的幸福之情。他在《别桂林及其他》中叹道:“不管他坐的是什么车,能够往前走的人便是幸福的。”杨合取之为书名,深含寓意。全书题材宏阔,语言隽美,故事感人,立意高远。作家对故乡的眷恋、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感悟之情扑面而来。

杨合20世纪70年代生于巴马瑶族自治县的农村,家乡流淌的小河、含笑的青山、淳朴的乡亲,蝶飞、鸟鸣、蝉唱,蓝天、云彩、小路、草木,山坡上撒欢的牛羊,河水里畅游的鱼鸭,金黄的稻田,飘香的果园,饥饿的日子,上学读书,下田劳动,上山砍柴……如此这般,浸血烙髓,所有记忆深处的影像,是他回望故乡的风景,依恋故乡的情结,是幸福的源泉。

在他乡,杨合深情凝视故乡,有时翱翔在故乡的上空,有时匍匐于故乡的土地。故乡的人和事、景和物,一点一滴,皆出神入化走笔端:龙凤村、龙田村……云盘山、马鞍山、回音山拔地而起;三岔河、盘阳河缓缓流淌。在杨合眼里,故乡实在太小了:“家乡很小,是最小的存在。家乡在地图上的符号,仅仅是一个小圆圈,圆圈不能再小了,再小我就找不到家乡了。”而故乡在杨合心中,又是多么的大:“想象不到,在最小的圆圈里,在最小的一片历史空间,却升腾着故事,激荡着云烟。”“河流的方向,一般都是美好的方向……我们的梦想,也可以延伸到海风吹拂的广阔天地……小河有小河的流淌,小河有小河的故事,小河有小河的歌唱。”因为故乡生活着牵挂自己的比如《四叔来信》里的亲人,有祖父《一九六二年的瑞雪新房》的建房场面和萦绕耳畔的上梁歌,有像海洋一样的油茶林,有优美的龙田、神奇的石林,有神秘的风土人情和多彩的传统文化,有勤劳善良、顽强向上的父老乡亲。有父亲和乡亲开石填壑时“多少次太阳升起,多少次月亮西沉,暮夙不辨,躬作不息”的壮观场景;有当年阿六叔教吹木叶的记忆……在时代的发展中,故乡巴马,正接受大地与苍天的赐福,接受世人的赐福。“我的家乡,也是别人的家乡,真希望,别人也能有这样的情怀。但愿每一个游子,都能在对家乡山水的牵念中,少一分彷徨浮躁,多一分幸福安逸。”一个作家看到自己的故乡苍生吉庆,人民安康,心中的幸福是无法形容的,也深知幸福来之不易。

故乡是幸福的源泉、目光的停靠、心灵的皈依,如浙江绍兴之于鲁迅,湖南凤凰之于沈从文,山东高密大栏之于莫言,广西天峨谷里之于东西、都安菁盛上岭之于凡一平……当然,还有巴马龙凤村之于杨合。故乡是你离开了才能真正拥有的地方,那些对故土人文的感知,经由作家之笔,涓滴思绪汇聚成奔涌的长河。

杨合以一位报人和作家的担当,倾情于秀美故乡的书写;赤子与故乡交谈,发己之声,抒己所感,故乡和作家互相滋润、互相赐予,即是幸福。

这部集子中,只有少数篇章是写巴马之外的内容。如《一江穿城四峰秀》写龙江的美丽,《天开图画即江山》写河池六甲水电站库区“姆洛甲女神峡”的旖旎雄奇,《到北海开拓视野》写北海银滩的丰饶,《时光摇曳涠洲岛》写涠洲岛的前世今生,《想念净空月色》写九寨沟高原净空孕育出的那一片平和、幽静的月色……有写环江、大化、东兰、罗城等地方的风物,还有写故乡的节日,回忆大学时期的老师和文学社等等,都遵从一个初衷:“一片景色怡人、空气清静、月色迷幻的沃土,是值得让人一世追求的境界,是值得让人不悔生存的享受,也是一种值得让人刻骨铭心的不朽。”

书中有4篇文章写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写环江神秘的古道,神奇美丽的牛角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竹帽和它美丽的爱情传说故事。作为一个汉族作家,杨合将自己的笔触深入毛南族的历史文化,彰显了他积极拥抱毛南族历史文化的热情,折射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在《青山有语》中杨合沉痛地回忆,小时候上山砍柴,戕害大山上绿色的生命。在其他篇什中讲述乡亲如今保护古树,贵州从江县岜沙苗族同胞以木荷树为尊,把它作为生命树来尊崇。《一棵果树在都阳山顶》写了一棵来自福建平和县的蜜柚树被运到都阳种植于一座山顶上,在讴歌脱贫攻坚中体现了作者敬畏自然万物的品质。

其实,按照杨合在河池工作去推绎,巴马龙凤村是他的“小故乡”,河池就是他的“大故乡”。不管是写故乡巴马,还是写工作的故乡河池及其他地方,杨合都倾注着真情。

杨合有较强的文字表达、篇章结构、题旨深化的能力,38篇文章除了生动地给读者展示美丽的景物、引人的故事,更是引领读者悟出人世的美好、生活的不易,让人们在人生的旅途中珍惜幸福的每一瞬间。幸福就像作者在《思绪飘飞轿子坡》中所说:“是的,运动中的人,总是被刚出发时的漫漫长路、笨重脚步、慌闷心跳吓得身子僵硬、手足失调,有的人很快就选择退出。殊不知,前行中的人一旦呼吸与步伐的节奏协调,一旦身体与内心融合后,艰难的第一步很快就会变成快乐的第二步。”这就是能往前走便是幸福。

几年来,杨合这部散文集里的大部分文章我都在报刊、网站上拜读过,今又重读,感悟满满,也是一种幸福。

【作者简介】 陈昌恒,广西都安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河池评论家协会理事,都安瑶族自治县文化馆文艺创作员。发表文学作品近100万字,有作品获得各级奖项,并入选多个版本。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