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民族宗教动态
3上一版  下一版4
 
南宁市三举措加强传承和保护民族语言文字
罗城:“农家书屋+”筑牢乡村“文化粮仓”
百色市“四边行动”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
靖西:四抓手推进宗教领域法治化水平建设
昭平县三部门合力开展党外干部教育培训
宁明华侨农场“侨胞之家”搭起凝聚民族团结“连心桥”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3年11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宁市三举措加强传承和保护民族语言文字

 

近年来,南宁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促进语言相通心灵相通、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三举措加强传承和保护民族语言文字并取得实效。

实施民族语言文字编纂项目。组织编撰《广西植物文化典藏(大明山)》,以植物壮语名称为切入点,挖掘植物背后独特的药用价值、实用价值、民风民俗、饮食、山歌等文化内涵。通过植物文化现象,展现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生产、社会等方面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前,植物文化田野调研工作已完成,共收集到大明山地区常见植物壮语名录500余条,相关文化田野调查、文献资料超20万字。

实施民族语言资源抢救保护工程。组织开展南宁壮语方言、土语语言资源调查,采集语料,调查语言使用情况等。目前,完成兴宁区三塘镇、武鸣区锣圩镇两个点的壮语方言有声数据采集,共计采录6000条壮语音视频;完成上林县大丰、明亮、三里等乡镇壮族聚居地的壮语山歌、民间故事等采集工作,共采集壮语山歌503首、民间故事60首、壮语山歌录像62部、民间故事录像2部,为逐步建立壮语方言土语音频词汇库提供了基础数据。

开展传承保护民族语言系列活动。组织开设壮语文课程的学校参加全区小学生讲壮语故事比赛,“以赛促教”,营造民族语文教育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壮汉双语法官评定工作,为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律人才基础,更好更快地推动民族地区法制建设。截至目前,南宁市12名法官和3名干警被评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汉双语法官”。

(韦雪妍)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