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理论
3上一版
 
从两宋时期的茶马古道 看滇黔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建设“四个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3年11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两宋时期的茶马古道 看滇黔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侯井榕
 

茶马古道兴起于唐宋之时,是中国历史上茶叶和马匹运输交易的重要通道,是沿线各地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促进了沿途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以前人们对茶马古道的研究基本不提广西,其实根据广西考古发现,茶马古道的东起点在广西百色的田东县古城横山寨,经德保、靖西、那坡,然后到云南的广南、昆明,到达大理,之后延伸到缅甸、印度直到西亚。德保古道位于德保县东北的屏峰山,从山顶的烽火台到丰庶塘路段都铺有青石板,是现今保存最好的一段茶马古道。

历史上,横山寨具有军事、边防、边疆治理、经济贸易等多种功能,对西南治理有着重要作用。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于横山设横山郡。后来,由于对西南地区的边防、军事管理以及地方特产的需求,宋仁宗时期(1022-1063年),设立了横山寨。横山寨最初的设立是为了加强中央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到了南宋时期(1127-1279年),横山所处的岭南地区,变成朝廷作战物质的补给处,这时,横山寨作为西南各民族贸易交流的枢纽地位就更高了。

“广马”交易促进滇黔桂交流交往。大理(今云南、四川西南部)、自杞(今云南东部、贵州西南地区)、特磨道(今云南文山)等地盛产马匹,宋朝政府在广西买到的马匹,主要就是源自这些地方。宋朝在大理边界设置了10多个市马场,在今天的四川、广西的邕州(今南宁)、邕州横山寨(今田东)、宜州等地都设立过市马场。宋与辽、金、西夏之间战争纷乱,需要大量战马,据《宋史》载,宋初市马主要是“河东、陕西、川陕三路”,北宋后期,北方大片土地失陷,而四川路途险恶,出于安全考虑,官府便把买马重任从四川慢慢转移到邕州横山寨上来。“广马”交易联系着滇黔桂各族人民,为滇黔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重要平台。

邕州横山寨马市始于北宋末期,终于元朝平定大理国时期,时间长达200多年。当时广西市马的规模很大,每年固定的数量为1500匹,朝廷还曾把三十纲,也就是3000匹分给横山寨交易。《宋史》记载,“(沈)晦在郡,岁买马三千匹,继者皆不能及。”买马需要熟悉地方风土人情,参与市马的少数民族首领,成为与各族人民以及中央朝廷沟通的中间人,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古道上的贸易以“以茶易马”“盐马贸易”为主,辅之以其他商品。在各民族生活中,藏族将茶看作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但受限于高原地势与自然条件,西南边疆地区素不产茶。西南边疆多马少茶,而内地少马多茶,基于双方交易的需求下,“茶马互市”便逐渐建立起来。相对于以茶马贸易为主的青藏线、川藏线和滇藏路段,广西古道路段记载更多的是盐马贸易。

宋代中央政府购马不完全是用银两支付,很多时候用盐来交换。北宋后期,盐马互换已经开始进行,“每招马一百匹支盐一二百斤、彩一十匹”,这是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对盐马交易的规定。在所有交换“广马”的物品中,盐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史书记载,“敕令广西经略司以盐博马,其后岁拨钦州盐二百万斤与之。”之后买马提举司(专门负责购买军马)调置到宾州(今广西宾阳)后,“命拨本路上供封椿内藏钱合二十七万络、钦州盐二百万斤为买马费。”广西钦州当时为盐仓,除了盐之外,锦、彩、帛等也是交易物质。《岭外代答》记载,“经司以诸色钱买银,及回易他州金、锦、彩、帛,尽往博易。以马之高下,视银之重轻,盐、锦、彩、缯,以银定价。”这些都说明盐和彩是当时重要的交换物品。

马帮助力茶马古道沿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茶马古道少不了马帮,马帮往来于广西百色和云南、贵州之间的山间小路上,道路蜿蜒盘旋,崎岖不平,马匹成为当时主要的运输工具。虽然后来横山寨被蒙古铁骑踏平,但马帮还继续运转着,茶马古道依然存在,明代中期后,凌云、乐业的油茶,田林、西林的桐油,百色、田阳、田东的甘蔗,靖西、天保的田七、八角、茴香油都是马帮主要运送销往外地的货物,马帮的经济价值仍然不容小觑。可以说,只要有贸易往来,就会有马帮为之奔走,茶马古道也因此拥有强盛的生命力。

百色作为一个水陆交通互补的中转站,吸引了大量在茶马古道来往的商人和马帮。马帮大量进入百色的百胜街,催生了马栈生意以及衍生的相关服务,如喂养马匹、钉马掌、打马铁蹄、编草绳草帽等相关服务业,也带动了百胜街附近街道的经济发展。《百色稽古录》中写道,“马帮进入百胜街时,马蹄铁震耳、马粪遍地,百胜街也因此被俗称为‘马屎街’。打马掌的几家铁匠铺、钉马掌的小马栈……在百胜街连接的自由街、平等街上兴隆起来了。”由于云南、贵州马帮来到百色交易,所以马帮内会有侗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贵州大多是布依族。各民族之间通过马匹的驮运,源源不断将农副产品运输到百色城内进行交易,文化与经济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茶马古道加深了滇、黔、桂、粤、赣等地的文化交流。受益于百色田东县横山寨的官办博易场,参与广西互市的有来自浙江、湖南、江西、云南等地之人,这些地方的商品经过水道,再经过陆路的茶马古道,把各地的文化和民族都联系起来,横山寨地区一时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声名鹊起,成为茶马古道中的一个大集市。今天百色田东县的百银村是当时横山寨的治所,2011年3月,在百银村出土了大量宋代的瓷器和明清时期的砖瓦,这些瓷器来自宋代著名的窑口,都是集中堆放,包括江西的景德镇、吉州窑,浙江的龙泉窑,福建的莆田窑,广西的藤县中和窑、北流岭峒窑、浦北土东窑、兴安严关窑。此外,还出土了不少“皇宋通宝”“圣宋元宝”“元丰通宝”“熙宁通宝”等宋代钱币,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横山寨当时是茶马古道重要的交易点,商贸非常活跃,交易物品很丰富,为史料记载中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重要的实证,再次展现了广西段的茶马古道为中原文化和桂滇黔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重要平台。

(作者单位系百色学院)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