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文联、广西作协主动肩负时代使命,精心策划、组织举办“广西花山诗会”系列活动,旨在推动新时代广西诗歌高质量向前发展,凝聚文学力量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诗歌的高质量发展助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
一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作为中华民族伟大文化复兴重要组成部分的诗歌,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进入新时代以来,广西诗坛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各种诗歌活动的此起彼伏,诗人们在《诗刊》《民族文学》《星星诗刊》《诗歌月刊》《广西文学》《广西日报》等全国各地重要刊物上的频频露面,一些重要奖项的获得,《广西文学》持续推出的“双年展”等诗歌活动,《广西民族报》副刊每月一期的“岜莱诗会”,当代广西网频频推出的诗歌作品专页,一些地市报刊不定期编发的诗歌专版,都彰显了广西诗歌版图的丰富和火热。
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段里,广西的诗歌发展亦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表里不一”,广西诗歌表面 “热热闹闹”,其实比较脆弱,有全国影响力的诗人较少,区域尚缺标签性质的诗人阵容,诗人入选全国重要诗歌活动的更少,鲁迅文学奖、骏马奖等品牌奖项更无广西诗人光顾;量多质低,佳作少,没有形成鲜明的诗歌追求,没能集中撞击读者的阅读神经;格低境小,多滞足于抒发琐碎的日常生活中的小感触、小情绪,没能形成独属于个人的诗歌艺术追求,没有升华艺术思想,缺乏厚度深度,难成大家名家;状态松散,虽然有诗人队伍,有诗歌群体,但大多处于各立山头、各自为战的松散状态。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客观上缺乏有组织的规划和目标引领,主观上诗人们的文化胸怀、人文情怀、创作热情、诗艺素质等都需要全面提升。
总而言之,广西诗人群体在站位上急需提高。需要从历史方位和时代主题聚焦创作;需要在题材上更多更深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需要更热心书写热火朝天的当下和多姿多彩的现实;需要更深挖掘、提炼和转化广西传统文化;需要潜心静气提升诗歌作品的质量和影响力。
二
为解决这些问题,经过慎重考量,广西文联、广西作协决定创办广西花山诗会,以扭转广西诗歌实力弱、发展慢、质量低的局面。七年来,进行了不断探索创新。
一是努力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从2017年第一届开始,主办方主动沟通汇报,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每届诗会都有市委、市政府领导参加并讲话,其中崇左、贵港、河池等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都出席花山诗会开幕式并讲话,在政治上、经济上都给予全面支持。
二是依靠地方有关部门的力量。七年来,先后得到了崇左市、贵港市、来宾市、贺州市、玉林市、柳州市和河池市的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大力支持和帮助,使每一届的诗会都能顺利成功举办。
三是着眼全区诗人。为团结全区广大诗人,调动诗人创作积极性,挖掘发现新人,诗会不明文规定,原则上一位诗人不连续两届参加花山诗会,以便诗会尽可能让全区诗人都有机会参与。据不完全统计,七年来,先后凝聚一百多位诗人参加诗会,涵盖了广西老中青诗人和诗歌爱好者。广西有歌海之称,悠久的山歌文化也滋养着诗人。活跃在中国当代诗坛的广西诗人,他们的内心传承了从历史纵深处延伸下来的多民族传统文化,这种文化传承对广西诗人有着深沉与潜在的影响,激发一代代诗人丰沛的创作热情与灵感,为推动广西当代诗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是开展诗歌探讨与研究。每届都举办诗歌主题的研讨,如就“广西当代诗歌的视野和品质”“新媒体时代的文本”“当代诗歌写作:三十年来文本诗歌创作的得与失”“广西诗歌如何出名家名作”“新时代文学创作的格局与创新”“南方的想象与表达”“广西诗歌的发展与创新”“诗人的使命担当”“新时代诗歌的新表达”“村庄诗歌的创作”“新时代语境下的诗歌创作”“时代潮汐与个人经验”“青年写作的当下性与历史化”等议题展开创作研讨。先后邀请了《诗刊》《诗选刊》《草堂》《天涯》《延河》《星星诗刊》《北京文学》《扬子江诗刊》《十月》《山花》《青年作家》和中国诗歌网等国内名刊领导、编辑莅临指导。简明、聂权、李斌、马慧聪、杨克、金石开、王十月、肖江虹、余思、龚学敏、荣光启、丁鹏、顾星环、师力斌、郑小琼、黄玲君、林森、王夫刚、敬丹樱、吴小虫、李寂荡、熊焱等国内名家、诗人先后作了辅导发言,提升了诗会的含金量和影响力。
五是开展诗歌交流与走进校园活动。在崇左举行了“花山之夜”广西原创诗歌朗诵会;在贺州学院西校区举行“小康生活 诗意远方”主题诗歌朗诵会;在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来宾校区举办了“我和我的祖国”主题诗歌朗诵活动;在玉林师范学院举行了“迈向新征程·讴歌新时代”主题诗歌朗诵会;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喜迎二十大 讴歌新时代”主题诗歌朗诵会;在河池学院举办了“山乡巨变·诗颂广西”主题诗歌朗诵会。诗歌走进校园,既展示了诗人的精神风貌,也扩大了花山诗会的知名度与影响面,培养了诗歌新人,对促进广西诗歌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六是开展“深扎”采风。共开展7次创作采风活动,累计参与人员近600人次。“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西江黄金水道、大瑶山文化、潇贺古道、客家文化、工业经济、仫佬族文化等主题创作采风活动,激发了诗人们为人民抒怀、为人民放歌的创作热情。
七是拓展联办。为壮大高品质诗会阵地,积极整合资源,拓展诗会的发展形式与路径,先后与广西民族报岜莱诗会、广西文学、当代广西网等合作联动,共同提升诗会的品质与格局。与岜莱诗会联办了两届花山诗会;每届花山诗会的举办,岜莱诗会、广西文学、当代广西网等都进行了宣传报道,并择优集中推出诗会作品。
八是评选年度诗人。七年来,为发挥诗会奖项推动作用,助力诗会品牌塑造,诗会开展了年度诗人评选活动。非亚、陆辉艳获评“2018·广西年度诗人”,黄芳等10位诗人作品入选“2018年度广西十首好诗”。费城、庞白获2019年广西年度诗人。刘春、安乔子、谢夷珊获评2020年广西年度诗人。盘妙彬和唐允被评选为2021年广西年度诗人。黄芳、羽微微被评为2022年广西年度诗人。
广西花山诗会的举办,进一步弘扬了诗歌正气,凝聚了思想共识,形成了百花齐放的诗歌新气象,为广西诗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正能量,对于广西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逐渐成为中国诗歌界广泛关注的诗歌盛会。
三
花山诗会是广西的示范性文艺项目,是由广西文联、广西作协倾力打造的文学品牌,是广西作协主办的广西规格最高的年度诗歌盛会,每年举办一届。自2017年以来,已分别在崇左、贵港、来宾、贺州、玉林、柳州、河池成功连续举办了七届。七年来,花山诗会坚持守正创新,引领广西诗歌高质量向前发展。
一是坚持政治引领。七年来,诗会从引导全区诗人弘扬正气的价值追求入手,始终坚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办诗会,在当地党委宣传部门支持下办诗会,联合当地文联、作协依法依规办诗会,形成了自觉接受监督、共同发力的工作格局,从而使诗会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营造了良好的诗歌发展环境。
二是坚持文化自信引领。七年来,诗会坚持中国文化立场,积极探索新时代广西诗歌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广泛联系和团结广西诗人进行诗歌文化的学习、创作、宣传、探讨等,不断增强诗人们的文化自信,强化诗歌的使命担当,有效促进了广西诗歌的繁荣与发展,使广西诗歌呈现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丰硕的诗歌发展成果。七年来,广西诗人展现强劲的创作实力,诗歌作品先后发表于《诗刊》《人民文学》《民族文学》《钟山》《中国作家》《作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一批诗集在各级出版社出版,可圈可点。这些诗歌作品,为广西历史文化赓续精神血脉和城乡生活美学留下了极其生动的写照,广西诗歌事业取得了新突破,迈出了新步伐,焕发出新气象。
三是坚持服务时代引领。七年来,诗会倡导和鼓励诗人扛起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用诗歌生动反映时代的历史巨变。持续开展了一系列主题诗歌活动,设置多种主题的诗歌文化活动平台,调动诗人爱国爱党、歌颂新时代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好发挥了诗歌激昂斗志、润化心灵、美化精神环境的作用,诗人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服务时代、赋能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诗会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活力。七年来,广西诗人关注现实、讴歌时代,各种题材精品力作异彩纷呈,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奉献了一大批优秀的精神食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诗人们积极作为、浓墨重彩,主题诗歌创作质量进一步提升。尤其是疫情期间,诗人们不仅展现了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创作的诗歌作品更凸显了面对疫情时的人性光芒。
四是坚持平台整合引领。七年来,诗会秉持初心、严守导向、精心运作、多推精品,将年度诗人评选、诗歌进校园、诗歌双年展和岜莱诗会等作为花山诗会的重要形式与平台,发挥各种形式的各自优长,共同发挥平台引领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力。诗会阵地平台建设进一步强化,诗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为新时代广西诗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阵地支撑。如:广西民族报岜莱诗会坚持多元、包容、探索的姿态,在推举当代诗歌和广西诗人诗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广西诗坛具有广泛影响的诗歌平台。当代广西网与《广西文学》《红豆》《南方文学》《金田》《北流文艺》等都辟有诗歌栏目,大量刊发了广西诗人的诗歌作品。《河池日报》《北海日报》《防城港日报》等各种报纸文艺副刊的诗歌栏目以及异军突起的新媒体都发表了大量的诗歌作品,为讲好广西故事、体现广西表达、彰显广西魅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是坚持凝心聚力引领。七年来,花山诗会以诗为缘、以诗凝心、以诗聚力,同各级诗歌组织一道凝心聚力,共同努力,有机构建起密切合作的工作机制,形成自治区、市文学组织和社会诗群协调联动、共享共进的工作格局。团结才能办成事,合作可以办大事。区市各有关部门、单位和社团组织的关心支持,造就了“广西花山诗会”建设的良好局面,形成了坚实的诗歌发展合力。
七年来,经过持续努力和实践,广西花山诗会产生了积极影响和良好效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成为广西诗歌发展的理念共识;全面突破,卓越发展,成为广西诗歌发展的目标追求;奋起而为,奋力攀登,成为广西诗歌发展的自觉行动;勇于改革,完善机制,成为广西诗歌发展的重要抓手;共筑高原,勇攀高峰,成为广西诗歌发展的努力方向;不忘初心,勾勒远景,成为广西诗歌发展的方向航标。
四
七年来,花山诗会守正创新,未负韶华。展望未来,花山诗会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党的二十大发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号召,我们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引领广西诗歌高质量发展为己任,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要加强政治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努力探索中华诗歌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广西实践贡献诗歌文化力量。
要牢牢把握办会方向,牢记人民至上,自觉服务大局,努力写出更多讴歌时代、反映生活、彰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的诗歌作品。
要进一步赋能广西、聚焦广西,更加自觉地将诗会工作重点放在关注广西、服务广西、书写广西、歌咏广西上来,努力推进花山诗会事业进一步做实做新做强。
要进一步加强团结,培育风清气正的诗歌文化良好生态,调动诗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致力于高素质诗人队伍的培养,引导八桂诗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诗歌艺术素养,自觉将个人“小我”融入时代“大我”之中,以良好形象为神圣的诗歌文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黄鹏,广西宁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壮族作家创作促进会会长,广西民族报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