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稻香,硕果满仓。10月19日,2023年第五届广西稻渔丰收节暨“稻香虾欢庆丰收·村美人和绘振兴”活动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小长安镇双蒙村举办。在该村的“仫佬稻香”田园综合体,村民通过稻虾产业,实现年亩产值约2万元,提高了收入,改善了农村环境,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活动现场,当地农民热情击鼓,舞草龙,载歌载舞,进行《在希望的田野上》《走坡》等展现仫佬族风情的民俗文艺展演。主办方宣布获得广西稻渔厨艺大赛金奖及广西稻渔厨艺大赛“广西稻渔好食材”的企业名单并为获奖代表颁发牌匾。当天,还举办了农产品展销、美食品鉴、传统体育竞技、稻田摸鱼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各地游客与当地各族群众共庆丰收,活动场地及周边稻田成为游客打卡的乐园。
罗城位于广西北部的九万大山南麓,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辖11个乡(镇)142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39万,其中仫佬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35%。全县有大小河流23条,河流水面1.63万亩,淡水养殖总面积2.23万亩,是国家级三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
近年来,罗城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创新探索稻虾综合种养新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生态环保”目标。目前,全县“稻虾”“稻螺”“稻鱼”等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1.6万亩,位列河池市第一位,其中规模稻虾综合种养基地7个。“仫佬稻香”田园综合体稻虾生态养殖核心示范区,是河池市最大的稻虾综合生态种养示范基地,连片面积达3000亩,年产值预计达6000万元以上。
罗城田园综合体“水稻+”产业只是广西河池市因地制宜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一个缩影。据河池市委常委、副市长黄贤昌介绍,河池市9县2区水域总面积7.39万公顷,宜渔面积3.41万公顷,分布有各种鱼类200多种。“十三五”期间,河池大力推广发展稻渔(虾、螺等)综合种养,2017年以来,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突破10万亩,每亩增收水产品约20公斤,在粮食稳产基础上实现稻渔增加值8000万元,水田综合利用率有效提升。
“近年来,广西高度重视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累计投入资金超过3.2亿元,先后摸索出‘稻、鱼、螺’‘稻+小龙虾’‘稻+河蟹’‘稻+蛙’等广西‘稻渔生态综合种养十大模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黄庭军在介绍自治区近年来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农渔发展模式的情况时说。
目前,广西稻渔综合种养总体规模达120万亩,打造了“三江稻田鲤鱼”“融水田鲤”“全州禾花鱼”“柳州螺蛳”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为强农业、富农民、美农村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