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本报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诗与远方同时抵达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3年10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诗与远方同时抵达
——第七届广西花山诗会暨“作家回家”活动在河池成功举办
□ 本报记者 黄浩云
▲采风团一行参观罗城仫佬族博物馆。
▲与会人员在河池学院合影。 覃冰 摄
▲嘉宾给广西年度诗人黄芳(右二)、羽微微(右三)颁奖。
▲诗歌创作研讨会现场。
▲作家们参观河池学院的东西文学馆、凡一平文学馆。 覃冰 摄
▲采风团在怀远古镇巧遇第三代“刘三姐”的扮演者唐佩珠老师(中)。
 

“我们相聚美丽的龙江河畔,召开第七届广西花山诗会,开展‘作家回家’活动。这是广西文学界的重要活动,是作家、诗人们的盛会。”广西文联主席、广西作家协会主席东西在启动仪式上说道。10月9日至12日,第七届广西花山诗会暨“作家回家”活动在河池市成功举办。东西、石才夫、凡一平、李寂荡、熊焱、黄佩华、潘红日、蒋锦璐、胡红一、莫景春、冯艳冰、刘春等60多名区内外文化名家欢聚一堂,座谈研讨,共商发展,并通过深入乡村实地调研感受新时代河池的山乡巨变。活动由广西作家协会、河池市委宣传部、河池市文联主办,《广西文学》编辑部、广西民族报社、河池学院等协办。

在10月10日的启动仪式上,河池市委书记秦春成期望河池源远流长的仁寿文化、激昂奋进的红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奇绝优美的生态文化和热情淳朴的风土人情,能为文艺创作者带来源源不绝的创作灵感,用优秀作品讲述新时代的河池故事,让更多人发现河池、了解河池、爱上河池。东西表示,在花山诗会的引领作用下,广西诗人队伍日益壮大,在全国重点文学(诗歌)刊物发表大量作品,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关注现实、讴歌时代的精品力作,为广西历史文化赓续精神血脉,为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广西故事留下了生动写照。

在诗歌创作研讨会上,广西文联副主席石才夫与李寂荡、熊焱、冯艳冰、刘春、刘频、黄土路、陈代云等40多位诗人、评论家、编辑家共同围绕“青年写作的当下性与历史化”这一主题各抒己见、共商建言。大家一致认为“青年写作”是一种写作状态,如何处理“当下性”与“历史化”的关系,其实就是如何有距离地观察和凝视这个时代,并从对历史的回望中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我们所经历的生活,这既是摆在青年诗人面前的问题,也是广大写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的表示写作要具有“当下性”的特质,才构成时代的一部分,镶嵌在历史之中;有的则认为对于写作,我们应该反对“反历史意识”,同时也应该反对“非历史意识不可”,因为所有的社会和历史,其实都是人在里面,人性和情感是比社会和历史更大的一个范畴;有的剖析广西诗歌创作的不足,认为应该要有更大的野心和更高的格局,呈现出广西独特的、野性的诗歌生态,朝着经典化写作的方向努力。

在“作家回家·展望文学桂军”作家交流恳谈会上,东西、凡一平、黄佩华、潘红日、胡红一、莫景春等13位作家畅所欲言,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将写作经验向河池学院的学生们娓娓道来,引导学生关注脚下的土地,把个人旨趣、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热爱文学,努力创作,为文学桂军发展壮大持续注入新鲜血液。近期,河池学院的杰出校友、作家东西的长篇小说《回响》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这是广西作家首次斩获这一中国文学最高奖项,为“文学桂军”品牌增添闪亮的光彩,在广西文艺界引起巨大反响,本次东西载誉而归,也让母校的师生倍感欢欣鼓舞。

“主题诗歌朗诵会”“赓续文学传统”“文学进校园”等多场活动的精心安排,让本届花山诗会更具开拓性与纵深性,延展出广阔的文学空间。

10月9日晚,“山乡巨变 诗颂广西”主题诗歌朗诵会暨广西年度诗人颁奖典礼在河池学院举办,朗诵者声情并茂地吟诵着一首首广西诗人创作的诗作,呈现了一台文学氛围浓厚、艺术水准较高的大型诗歌朗诵盛会。

“长寿的人为什么长寿,那是因为/烈士把他们的寿命,匀给或赠予/善良、仁慈、勤劳和刚强的人/就像上天的阳光雨露,垂怜或钟情/大地上健康成长的万物”(凡一平诗歌《烈士墓》)

“广西的黄昏,是如此缓慢而诚实/从我掌心起伏的丘陵,向大海边推进”(刘频诗歌《广西的黄昏是如此缓慢而诚实》)

“今日起,春风暖/春色一分浓过一分/杨柳万千条,莫折作离枝”(羽微微诗歌《春分》)

“就像1999年只有一次/就像我只有一次出生/爱一次就够了/反正恨一次我就饱嗝连天”(东西诗歌《只一次》)

……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广西诗人们在时代大潮中,用心、用情参与并见证山乡巨变、山乡新貌,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广西诗歌新境界。

“第七届广西花山诗会在河池举办,以诗为媒,以诗会友,为河池的文艺事业发展架起了一座诗意的桥梁。”河池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孔献玲表示,希望河池的文艺工作者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借助花山诗会这一平台,运用诗歌和文学的形式,书写新时代河池山乡巨变的壮美诗篇。

自第三届花山诗会起,每届诗会都会评选广西年度诗人。今年,经各市作协推荐及评委提名,收到12名诗人的申报材料,经评委评审,黄芳、羽微微荣获第七届花山诗会广西年度诗人。诗人黄芳善于在诗歌中创造生活的画境、风的形状、雨的姿态、山川的苍翠欲滴,很好地呈现八桂大地的各种生息。诗人羽微微则用细致入微的笔调洞察日常生活的肌理,以凝视的肃穆在众生的脆弱、温暖处着墨,爱情、亲情在她的诗里变得丰沛、温润,哀而不伤。

据悉,花山诗会是广西的示范性文艺项目,是由广西文联、广西作协倾力打造的文学品牌,是广西作协主办的广西规格最高的年度诗歌盛会,旨在繁荣广西诗歌创作,助力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用文学的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2017年创办以来,已在崇左、贵港、来宾、贺州、玉林、柳州等地成功举办了六届,每年一届的花山诗会,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举办主题诗歌朗诵会、评选广西年度诗人、开展诗歌主题研讨、名家名编讲课辅导、组织“深扎”采风创作、与校园学子交流对话等,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活力,成为中国诗歌界广泛关注的诗歌盛会。本报副刊品牌栏目“岜莱诗会”自2019年创办以来,与花山诗会进行广泛深度合作,除了每年推出花山诗会采风专辑外,在每月一期的诗歌专版中刊发了大量广西各民族诗人诗作,成为多民族诗人展示与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为期4天的活动里,区内外文化名家组成采风团,参观东西文学馆、凡一平文学馆、会仙书院文学馆,回望文学桂军发展壮大的历程;寻着徐霞客的足迹前往怀远古镇,在龙江河、中洲河交汇的地方,感受1300多年历史的文化积淀;前往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参观罗城仫佬族博物馆、天龙泉博物馆,了解罗城“三尖”文化,体验当地风土人情,感受新时代河池发展的强劲脉搏。

本次采风活动的创作成果,将于近期在广西民族报、当代广西网等多平台结集推出。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