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到来之际,在南宁市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古今村,村集体给64户瑶族、壮族等各族同胞发放中秋节月饼,48岁的蓝爱理正是其中之一。
“女强人”蓝爱理家在东竹屯,在家带孙, 2亩地全种佛手瓜苗,还养4头牛8头猪,今年仅摘佛手瓜苗就卖了1万多元。“牛卖了两头,猪都长到100公斤了。”26日下午,蓝爱理笑容可掬地向记者介绍,牛、猪粪作为佛手瓜种植的肥料特别好,佛手瓜嫩苗采摘期从2月到11月,家家户户经常相互评比谁种得好;最忙时村民凌晨2时就起床摘到上午8至9时,采摘日每天卖得70多元到300多元,一天她个人收入359元,创造古今村个人最高记录。
古今村辖42个屯,共有593户近2000人,村部距乡政府4.5公里,地处“九分石头一分地”的石山区,人均耕地仅0.9亩。
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政府修水泥路到村屯,古今村两委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领导支持下,由村支书、致富能人潘云飞带领,成立古今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做大集体养猪场,建立40亩佛手瓜苗示范基地,然后发动群众搞种养,利用有限耕地及房前屋后路边见缝插杆种植佛手瓜苗。今年,全村有144户共种植272.6亩,日均采摘5000多公斤,一般经村冻库包装、装箱,当日用村集体的冷链车运往南宁的金桥、海吉星批发市场,再批发到全国各地市场。有时根据客户需要,冷链处理后衔接大巴车直发广东。
“今年价格比较好,每斤卖2到3元,村集体也创收,村民有收入,古今村的乡村振兴路越走越宽。”潘云飞自信地说,“2022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5.54万,村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1981元。”
古今村产业发展是古寨瑶族乡经济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目前,佛手瓜苗是古寨最兴旺的产业,种植面积近2000亩,全乡人均耕地不到6分的现实里,这也是不容易的。”9月26日下午,古寨瑶族乡党委书记陆家宝介绍说,“古寨瑶族乡共有5家佛手瓜生态种养合作社,旺季每天可出嫩瓜苗达1.4万公斤,现在每天也有5000公斤,让留守村庄的村民也有一份补贴家用的可观收入。”
据悉,目前,古寨瑶族乡以佛手瓜产业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努力推动金银花传统产业发展,支持群众养牛羊猪鸡等微型产业,为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奠定物质基础。
今年年初,古寨瑶族乡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琴榜屯被命名为“第三批广西民族特色村寨”。7月29日,古寨乡贤联谊会成立,近百名乡贤返乡叙乡情、谋发展,为瑶乡古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