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岜莱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想念垂杨
记忆里的 小书屋
印象东兰(组诗)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3年9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忆里的 小书屋

□ 李世娇(壮族)
 

说起阅读,我总会想起舅爷的小书屋。

小时候,我住在舅妈舅爷家。那时,在县文化部门工作的舅爷文友众多,藏书丰富。舅爷的身影时常出现在书屋里,整个书房巴掌大小,进去既闷又热,我很好奇舅爷为什么总能待上半天,有时到深夜,书房里的灯光依旧通明。为了寻求答案,我蹑手蹑脚地推开了书屋的门。

眼前,除了一张橙红色木桌,剩余空间全被书籍占据着,一层搭着一层,密密麻麻的书本让人眼花缭乱。我学着舅爷的模样,坐在凳子上,拿起手边的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窗边的小豆豆?哪儿有豆豆?我不禁笑出声来,很奇怪怎么会有这么一本书。

晚霞透过百叶窗,挥动金色的魔法棒,将我带到另一个世界。那天,我忘了时间的转动,忘了老师正对着我那空着的座位皱眉……只知道,在此之后许多年的日子里,小书屋陪着我度过童年岁月,直至长大后,我外出念书,很少回到舅爷家,可书屋在我脑海里的印象依旧清晰。

我和书屋自此结下良缘,即使参加了工作,它依旧在我生活、工作中存在着。

有一天,校长拿着一份文件递给我,让我指导学生写一篇作文参赛。我将文件放在桌上,便匆匆上课去了。下课后,无意中我看到文件上“我的书屋”这几个大字,瞬间激发了我的兴趣,立即交代班里的学生写一篇与“书屋”相关的作文。然而,孩子们交上来的作文都是流水账的、语言不通顺的、口语化严重的,这样的水平根本不能参赛。

“老师,我……我……刚写完!”一只沾满泥的小手在教室里慢慢举起来,他低着头,小声嘟囔着。

我看了看这个胆小的孩子,竟然一下子叫不出他的名字,我走到他身边,这才想起他是班上最不爱说话的孩子,时常喜欢一个人坐在升旗台下和天空对话。作文簿上歪歪扭扭的字汇集成一篇作文——《我和小书屋的故事》,我弯下身子,认真地看了这篇作文,短短的三百字,我却在悄无声息的教室里看了很久,直到下课铃声响起,我才晃过神来。

“你写得真棒!”我在小男孩的耳边说道。小男孩猛地抬起头,睁大眼睛望着我,我看到他的眼睛里有无数颗小星星在闪烁着,很多年前在舅爷的那间小书屋里的我亦是如此。

经过细心指导,小男孩仅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就把三百字的小作文写到了六百多字。那天下午,我们聊了很久,晚霞透过教室的玻璃窗,在他的脸上添了一层光晕。

不久,那篇作文获奖了,这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意想不到的是,小男孩由此发生的改变。之后,小男孩不再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他会捧着一本书,大胆地用带着方言的话语和同学们分享他和书屋的故事;他也不再低着头翻动一页页书,他会大步迈上讲台,给同学们讲许多连老师都不知道的故事;他不再因为歪扭的字体而不敢交作业……在毕业前夕,他在留言条里写下:“李老师,谢谢您让我爱上阅读。”

前些日子我家里装修,正愁着没地方住,于是想到了舅爷的小书房或许可以暂住。刚好那阵子在写毕业论文,说不定能捞到几本好书。时隔多年,舅爷家早已翻新了好几遍,唯独楼顶的小书屋依旧还是原来的装扮。舅爷却没让我住下,理由是书屋太窄,没有空调也无法安睡。他领着我去新的书房,新书房屋顶很高,前后都是大书架,上面摆满了书籍,还有些书没地方入架,只能放在底层叠起。

我挑好了论文需要的参考书籍,走上楼顶的小书屋。推开门,还是原来的百叶窗,在夏日下,为我遮挡烈日的光线。我随手在隔层拿出一本书,是于漪老师的著作《教育魅力》。不知不觉中,时光在一点点消退,炽热的光线渐渐暗淡下来,直到百叶窗的缝隙里窜出路灯的光亮。我合上书,轻轻拉起百叶窗,眯着眼睛,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书屋。

我再也找不到那本《窗边的小豆豆》,时间去哪了?唯有小书屋还在,唯有阅读仍相伴。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