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昭平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加强政策宣讲,安排项目资金,开展走访慰问等方式,持续加大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帮扶力度,紧贴民生推动发展。
以民族政策宣讲铸牢共同体意识。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周活动为契机,将党史学习教育、革命历史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乡镇、社区为着力点,加强党员干部民族政策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乡镇、村(社区)干部做好民族工作能力和水平,做好少数民族群众就业、经商、教育、居住、卫生、维权等方面服务工作。同时,积极引导各民族之间互相了解,增进团结,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共同维护好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中华民族共体同意识深入人心,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近3年,全县各乡镇、社区深入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宣传2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手册)5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10余条,在全县152个行政村便民服务中心均设立宣传窗口。
以项目带动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对口帮扶、生态扶贫搬迁、民族资金项目等惠民政策落实,加大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帮扶力度。2022年以来,全县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940多万元,为解决群众出行、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打下了坚实基础;争取少数民族教育资金20万元,建成少数民族文化陈列室1间,采购图书600余册,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环境;争取少数民族卫生资金40万元,为民族地区卫生院添置一批医疗设备,促进当地卫生事业发展。
以完善机制加强对少数民族群众的管理。积极引导来昭平的少数民族群众融入本地。完善城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加快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信息互通、人员互动、衔接互补、共同负责的工作格局。接待少数民族群众政策咨询20余人/次,走访慰问少数民族群众/学生15余人/次。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县城民族工作的意见》,建立完善城市民族工作“信息交流、帮扶救助、纠纷调处”工作机制,将民族工作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范畴。
(莫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