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池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思路,着力在创新深化文旅融合发展上做文章,深入打造刘三姐歌谣文化品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以歌为桥”,打造刘三姐歌谣文化节庆品牌。从2010年至今河池市成功举办了13届“广西宜州刘三姐文化旅游节”等特色文旅活动,打造了一批历史文化厚重、群众基础良好、社会参与度高的精品节庆品牌,有力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广西宜州刘三姐文化旅游节”先后荣获“中国最具民族特色节庆”“中国优秀民族节庆”荣誉称号。
“扩大朋友圈”,做好刘三姐歌谣文化圈建设。以村落为点,以河流为线,以流域为面,点、线、面结合构成了“刘三姐歌谣文化圈”——以河池市宜州区为主核心区、柳州市鱼峰区为次核心区,以龙江河流域为中心区,并延伸到柳江流域、柳州市柳江区、来宾市兴宾区、合山市等十多个县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同时刘三姐歌谣文化也因此获得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音画为凭”,编撰出版摄制刘三姐歌谣丛书和影视剧片。组织出版了《刘三姐传世山歌》《刘三姐歌谣·古歌卷、情歌卷、风俗歌卷》等著作,先后协助央视、国务院新闻办、中宣部等拍摄“刘三姐”主题专题片,通过图文、音画影视等方式深刻诠释了“刘三姐歌谣”的文化内涵,大力助推刘三姐歌谣文化的传播、传承保护与发展。复排的新版大型歌舞彩调剧《刘三姐》先后到南宁、深圳、上海等市和台湾地区及新加坡巡演,受到观众的喜爱和好评。
“理论立旗”,定期举办刘三姐歌谣研讨会,深化学术理论研究,巩固创新成果。邀请专家、学者到河池市宜州区考察和研究刘三姐歌谣保护传承发展情况,共同探讨刘三姐歌谣的社会影响及文化品牌创建等,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利用,提高刘三姐歌谣文化的传播、传承与创新发展。
(蓝芳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