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梧州市长洲区着力在增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上发力,选择长洲镇泗洲村作为旅游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示范点,将长洲区的中心工作和创建工作、文旅工作等融合推进,以创建促发展,以发展带创建,以旅游高质量发展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精心统筹,打造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文旅精品线路
依托泗洲村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发展优势,大力打造“西江鼓浪屿”旅游圣地,打响“离尘不离城”文化旅游品牌,加快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对讲解员、导游等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将红色文化、疍家文化、非遗文化、岭南文化、革命文化等融入现场解说词中,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筹规划泗洲村洲头观景点(网红打卡点)、政协文史馆、村史馆、股改馆、泗洲村同心文化广场等作为体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进步精品路线,进一步增强了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2023年上半年长洲区国内旅游收入362861.97万元,同比增长41.02%,国内游客人数352.83万人次,同比增长51.07%。
搭建集体经济新模式,推动集体经济与农村各族群众双赢共富
以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目标,泗洲村结合乡村旅游、乡村振兴与旅游融合发展试点等工作,整合相关资金成为长洲区第一个完成改革试点任务村。股改后,共核实村集体资产8687.12万元,配置股份3565股,颁发股权证书917本,实现了集体资产由“共份共有”向“股份占有”转变,强化了集体资产“三资管理”工作,保障了各族农民财产权益,稳妥解决了“出嫁女”“入赘男”“回迁户”等特殊群体的配股争议问题,既化解了社会矛盾,有效维护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又切实帮助了更多的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能融入、过得好。
用好同心文化载体建设,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依托同心文化广场、同心文化长廊、同心文化艺术团等载体,以“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为重要抓手,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里,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活动。如今年“壮族三月三”期间,长洲区以建区20周年为契机,在泗洲村开展以疍家文化、下俚文化等传统婚庆的演绎、原创曲目展演等体现长洲特色的活动,将民族民间体育的体验、非遗与国际音乐的融合、镶入式体验疍家水上婚嫁风俗,浓浓的长洲味道让游客有独特的体验,各民族群众共聚一堂,共叙深厚情谊,增进了爱国主义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据不完全统计,长洲区非遗文化表演每年演出200多场次,高峰日游客量超过1万人次。
(陈 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