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
3上一版
 
龙胜建立“三融一体”的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工作常态化模式
当好领头雁 交出统战卷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6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胜建立“三融一体”的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工作常态化模式

▲大象拔河项目。(龙胜融媒体中心供图)
 

今年以来,龙胜各族自治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形成了“融心、融智、融力”为一体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常态化模式,绘就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龙胜“新画卷”。

思想引领“融心”,凝心聚力正能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创新宣讲模式,打造“双语流动小课堂”。结合春节、端午、中秋、国庆等传统节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要内容,组织“双语”队伍流动讲、培训地点流动定、学习内容流动选,创新统战理论宣讲方式方法,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用好本土“接地气”的队伍,利用好“本土讲师”,由民族干部讲、驻村干部讲、支书村干讲。组建了50支由各民族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组成的“双语”宣讲小分队,深入基层开展特色宣讲200余场,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根植在干部群众心间。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构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长城。

亮点工程“融智”,智慧聚合求创新。强化亮点工程,因地制宜突显特色。激发统战、民宗系统干部职工的“金点子”,打造了具有政治定力、创新活力和技术实力的创新团队。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结合龙胜历史、民族习俗、民族文化,在全县范围开展“四个家园‘十六同’·石榴花开别样红”主题活动,着力建设文化融合的精神家园、共建共治的平安家园、守望相助的和谐家园和共同富裕的幸福家园,通过同讲红色故事、同唱团结歌曲、同跳团圆之舞等16项具体举措,让创建工作进入到每个单位、每个乡镇、每个村屯,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截至目前,共印制全区首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漫画宣传册2万多册,并通过广西云平台发布,获超10万+的点击量。将民族文化传承与特色村寨保护相结合,不断推进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目前全县共有16个村寨挂牌“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荣誉称号,成为桂林市拥有民族特色村寨最多的县区。

乡村振兴“融力”,系统联动成效好。系统联动,多部门全方位聚合力。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系列主题活动,高标准打造6个“同心文化广场”和120多支同心文艺队;在全县11所学校联合打造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联盟;建成“医心医意·同心仁心”统战实践基地;构建民族自治地区边界矛盾调解机制,自治区民族地区信访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龙胜召开;充分发挥“一约四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作用,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引领农村精神文明新风尚。整合投入资金100多万元,打造了包括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屯的14个民族团结示范点。同时,千方百计抓好民心工程,2021—2022年,全县共实施重点项目69项,实施了龙城高速、教育园区、民政园区、中医医院、市政基础设施提升、乡村公路建设等一批民生工程,总投资363.23亿元,让全县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使各族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党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

(陈燕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