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两条著名的商贸通道:北方的丝绸之路和南方的茶马古道。在大西南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丛林草莽之中,绵延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唐宋至民国时期,西南地区进行茶马交易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一条地道的马帮之路,在主线的沿途,密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它们共同组成了地势高、山路险、距离遥远的茶马文明古道。在茶马古道上,走过成千上万的马帮,日出而行日落而歇,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行程中,用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打破了山林深谷的宁静,开辟了一条通往域外的经贸之路。
茶马古道道阻且长,艰险超乎寻常,马帮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与死的考验之旅,在这条古道上,不知有多少人和马坠落山崖谷底,客死他乡。因生计所迫,过去我的老家也有人赶马帮。老人说,村里有两个赶马帮的人,因天气炎热,长途跋涉,人困马乏,连人带马坠入山谷,殒命于这条茫茫的古道上。
广西与云南毗邻,民间和官方均有商贸来往。田东县的横山古寨就是茶马古道滇藏线的东端起点站,这条支线从田东的横山古寨经田阳、德保、靖西、那坡至云南的富宁、广南、昆明到达大理,再延伸到缅甸、印度直至西亚。
现今的田东县,在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前称为横山县。横山古寨建于北宋年间(公元971年),是北宋在西南民族地区设置的一个军事管理单位,也是宋朝时期广西四大古寨之一。横山古寨之名有个由来:在田东县右江河谷一带的平原上隆起一堵土山岭,这堵山岭东起平马镇小龙村,西经祥周镇的甘莲村、九合村,一直延绵至新洲村,长约10公里,横亘在河谷平原上,故取名“横山”,此地为屯兵之所,而称之为“寨”。
偌大的广西,宋王朝为何要选在横山古寨设置军管单位呢?这得益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横山古寨的南面有滔滔东流的右江阻拦,北面是不利战马驰骋的横山山岭,东西两侧分别有数道天然水沟,横山古寨就像一颗钉子楔入这一段的右江河谷。因此,横山古寨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横山古寨可不仅仅是个军事要地,也是个商品集散地,是南宋和西南民族地区进行商品交易的主要集市和最大的马市。经营的商品有布匹、食盐、茶叶、文书和日用品等,被称为当时中国西南最大的贸易市场。当年,大量的马匹从西南各个番国集中到横山古寨交易,江南的商品经水路进入右江河道运到横山古寨,又从横山古寨渡河至南岸的百码头,由马帮驮运到云南,出口缅甸、印度等国家。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足见当时茶马交易市场的兴旺与繁荣。
在百色,鹅江与澄碧河在城东交汇后变成涛涛的右江缓缓东流,到中游田东县祥周镇百银村后,一江碧水犹如出嫁的女儿,半路折回娘家不忍离开,突然来一个大拐弯,变成一个“U”形绕村而过,而后才依依不舍地继续往东流去。这带河段江水平缓,江岸低平,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开阔,横山古寨就像一座城堡,坐落在这个拐弯处,雄踞于右江这片冲积平原上。
横山古寨遗址对面的祥周镇中平村,有个叫百码屯的村子,村子建在右江南岸,岸边有一个用红砂岩石条砌成的百米长码头,当地人称“百码头”。百码头与河对岸的横山古寨码头遥遥相望,渡口舟楫频繁往来,横山古寨的货物就是通过这个码头,源源不断地进入茶马古道滇藏道东端线。由于年代久远,河水冲刷,如今百码头下半部石阶已被泥沙淹没,上半部的石条被人们拿去修桥铺路。不久前,我去中平村走访,那一带有不少小桥,其中那细、那下、那六三座小桥就是当地村民用百码头的红砂岩石条修建的。呜呼!珍贵的文物被当成普通石料用于修桥,甚是可惜。
横山古寨在南宋绍兴年间盛极一时,1259年8月,被战火夷为平地,雄踞右江河谷288年的横山古寨,最后毁于蒙古骑兵的铁蹄之下,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
1271年元朝建立,统一中国,北方传统的丝绸之路重新启动,江浙一带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又可以直接运抵渭河流域,经河西走廊出口西域了。随着战事停息,马放南山,马匹的需求量骤减,马市萎缩,横山古寨茶马大集随即衰落。
田东位于右江河谷腹地,古时传统的弓、雕、箭、弩、刀、银、陶等手工制造业相当发达,水陆交通便利,一直是桂西民族地区商业贸易中心,也是连接东南沿海和西南各民族地区商贸、经济和文化的枢纽。马市虽然萧条了,但横山古寨博易场繁华的民间贸易仍然延续,茶马古道没有荒废沉寂,南来北往的客商和马帮依然穿梭在这条古道上,直至近代发明汽车和修建公路后,茶马古道才淡出人们的视线,远离人们的生活和记忆。
茶马交易始于唐代止于民国,历经了1000多年漫长的岁月,商人们在西南边陲,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一条崎岖绵延的茶马古道。这条古道就像一条大走廊,连接着沿途各个民族,发展了当地经济,搞活了商品市场,促进了边贸地区农业、畜牧业的发展。如今,茶马古道树高草密,荒芜萧条,成群结队的马帮身影不见了,清脆悠扬的马铃声远去了,远古飘来的茶香消散了。然而,留在这条古道上斑驳的先人足迹和马蹄印,却深深地烙在沿途各族人民心中,成为一种崇高的民族创业精神,激励后人艰苦奋斗,建设美好的家园。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纵然朝代更迭,昔日繁华的横山古寨已随悠悠的右江水东逝,但那灿烂的古寨文化,在当地壮、瑶、汉等各族百姓中薪火不息,代代相传。就在横山古寨被焚毁不久,一个与其相似的城池——平马圩又在废墟旁崛起,成为右江流域繁华的集市。平马是横山的后名,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以后,在原宋朝横山博易场的马坪处形成的民居称为马坪,由于壮话倒装语法称马坪为坪马,后将坪字的土字旁省略而成“平马”,这就是平马之名的由来。
如今的平马镇是田东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该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平马镇中心4公里路程的百银村,是横山古寨遗址所在地,近年来百色港祥周码头、温州国际商贸城、中国芒果交易中心、田东芒果加工基地等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崛起,各地商人云集这里,熙熙攘攘,建材、芒果、香米、蔬菜、土特产品等交易繁忙,当年繁华的横山古寨似乎不曾远去。
十里莲塘是横山古寨的护城河,古城区遗址现存古城墙、护城河及部分房屋地基原貌。十几年前,田东县在横山古寨遗址打造了一个具有浓郁历史文化、民族特色和民俗风情的横山古寨旅游区。旅游区由风景秀丽的十里莲塘和横山古寨古城区遗址两大景点组成,是国家AAA级景区。节假日人们来这里游玩,仿佛又回到昔日那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的横山古寨……
【作者简介】 周 敏,广西田东人,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民族报签约作家,供职于田东县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