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百色市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加快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融入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旅游空间,让其成为带动旅游市场复苏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强力引擎。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55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91项。
着力抓好“民俗节庆+旅游”。以民俗节庆为契机,开展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为拉动旅游消费注入新活力。“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百色市2023年布洛陀民俗文化艺术节暨“百香百色”文化旅游品牌宣传推介活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洛陀为着力点,集中开展非遗和特色民俗文化展演、“百香百色”农林产品推广、布洛陀民俗文化传承等系列活动81项,吸引了大批游客参与其中。“壮族三月三”期间,全市接待游客107.6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84亿元。
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等充分融合,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开展“百场非遗进景区”活动,推动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氛围浓厚、当地群众和游客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目前,田阳区田州古城、靖西市旧州古镇和锦绣古城等景区充分利用非遗保护平台为游客提供工艺观光和体验活动,并吸引多项非遗展示体验项目入驻,游客游览从单纯性的观光游升级为多元化的休闲体验游。
以非遗为依托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融入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主题公园、饭店等场所,通过举办“非遗购物节”“非遗美食节”等活动,推动非遗产品开发和销售,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强化文旅融合,引进专业公司包装举办那里市集,将田州古城打造成汇集非遗产品、非遗美食、传统手艺、匠心文创等多种品牌和业态的游客打卡地。据统计,今年“壮族三月三”期间,田州古城市集共吸引游客40万余人次。
(伍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