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理论
3上一版
 
以八桂神话的传承与创新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3年6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八桂神话的传承与创新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 李斯颖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指明了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八桂大地开发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丰富灿烂,要在广西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施,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献力,就要立足现有文化资源,激活广西文脉,促进八桂大地优秀文化传统精华与现代化的结合贯通。以八桂神话资源为例,可探索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可行逻辑与实践途径。

一、八桂神话资源的现状与传承危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应重视对神话的重新认识和全新解读。广西的活态神话是中华民族神话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广西各族人民传统智慧的凝聚。在八桂,有载于史册的桂林盘古庙和横亘三百里的盘古墓,有传承于民间仪式中的布洛陀、密洛陀和盘瓠等叙事,有悠久的祭天传统等。但从总体而言,八桂神话面临着严重的传承困境,传承人老龄化严重,传承语境消失,叙事濒临失传。这将导致八桂文化特色的延续面临困境,容易丢失自我,缺乏自身独特的文化标签,难以塑造中华文化的自信心。

八桂大地的神话资源目前已形成了具有浓烈区域特色的五大板块。其中,桂中地区以盘古(伏羲)兄妹神话为代表,桂西以布洛陀、密洛陀等始祖神话为代表,桂东以龙母神话为代表,桂南以天神神话为代表,桂北以盘瓠、莫一大王、稼等神话为代表。这些神话为当地壮、汉、瑶等世居民族世代共同传承,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与选择。沿着党和国家指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用与时俱进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些千百年来为广大人民所传承的活态神话叙事,可从中发现有利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闪光点,推动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对神话的重新认识和充分运用,将对理解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多民族历史悠久的交往交流交融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对神话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要使古老的神话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活态传承的延续,助力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就要通过对内容、形式等多方面的创造性转化重现其精髓,赋予他们新的时代内涵。

(一)运用神话宣传和弘扬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

八桂神话中对“人”的重视与中国式现代化所提倡的“人民至上”“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理念是一致的。八桂各民族神话中普遍都有造人的内容,此外还有多次的人类更迭、人种更新,其标准是对人类进步提出的更高要求。人类的出现来之不易,他们是天地灵气智慧的结晶,是神祇绞尽脑汁、多方呵护才出现的高级生物。这在壮族布洛陀、瑶族密洛陀、苗族顶洛等神话中都有体现。以各民族的神话为宣传手段,推动人们对更美好的自我与人类社会的理解,发挥14亿庞大人口的巨大潜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助力根植于中华文明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八桂神话中有着朴素的共产主义萌芽,蕴藏了“兼济天下”的思维逻辑,可用于宣传中国式现代化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念。无论是壮族神话里的布洛陀和布伯、布努瑶人的密洛陀,还是侗族神话里的萨岁、汉族神话里的神农等,他们都是为了全体人民的福祉而默默付出、勇于自我牺牲的伟大神祇。他们奋斗的目标,无一不是为了天下苍生能吃饱穿暖、无病无痛,过上幸福的生活。八桂各民族神话中的神祇形象塑造带有早期朴素的共产主义思想,追求的是人人有饭吃、人人有田耕的大同世界。如今,在党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已经超越了神话理想原有的局限,带领全国人民朝向真正的共同富裕奋进,向着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奔去。党带领着中华各民族,将会逐步实现上万年神话叙事里想要实现却未实现的目标。

八桂神话中对高尚精神的推崇、对文化创造的强调有助于人们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重要理念。八桂神话中的各民族创世始祖,始终怀着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创世造物,对于这种毅力的弘扬,亦是我们今日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基础。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信念、排除万难,才能早日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八桂神话中对于文化创造的强调,突出了精神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引领作用。例如壮族布洛陀神话中的造物篇章,不但要造物,而且要找到物的“魂”,只有“魂”在身,物才能活,才能在世界上有自己的位置。物的“魂”,其实就是壮族先民对精神文明的一种理解方式。所谓文化,就是人在物体上留下的创造,是他们精神世界的映现。因此,物的“魂”,就是壮族先民文化创造的一种隐喻。在物质文明之外,要有与之相契合的精神文明,世界才能正常运转。

八桂神话中关于动植物生存规律、人与自然相处法则的多重叙事为各民族人民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提供了基础。八桂各民族的神话有很多介绍动植物生长习性、特征来源的内容,这为人们理解自然的发展规律、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助提供了重要的准则。例如,苗族的神话里说,纳罗引勾造出人,捏出兽。他让兽吃兽果,人吃人粮,人与兽之间和睦共处,按照自己的生活规律互不干扰。又如,布努瑶的神话中说,密洛陀的助手卡恩造山时不小心烧光了山上的草木,密洛陀让伢佑买回草种和树种,使山岭都披上了翠色。密洛陀造出猪、牛、象等动物来吃青草,又造出蜜蜂、蝴蝶啄花汁,造出猴、狗、狐狸等吃果子。密洛陀又用竹木来做房子,用蜜蜂阿黄来做人,最后靠密归应哺乳而长成壮、汉、瑶等不同民族的人。神话中的叙事虽然缺乏科学逻辑,却生动地表明,自然是人类生存的资源,也是人类产生的根基。

八桂神话中不少内容表达了对人类彼此和睦相爱的希冀,这将有助于各族人民领悟中国式现代化为何及如何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八桂各民族神话中多有人类起源于同一个肉团之说。如壮、汉、瑶、苗等民族的盘古兄妹神话里说,在洪水中幸存的兄妹婚配之后生下了肉团,他们把肉团剁碎,撒到世界各处,就变成了不同地方和民族的人。桂东龙母神话里,龙母帮助过往的船只渡过难关,安全行驶。诸如此类的神话叙事,表达了 “天下一家亲”和平互助的合作精神。如今,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包容的世界。借用神话的内容,向八桂各民族宣传我国执行的是全球各国各民族团结友爱、和平发展的思路,将利于民众充分理解国家政策,配合和推进政策的执行,加速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

(二)运用八桂神话助力乡村振兴的深化

运用八桂神话,助力乡村振兴的深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然和要求。这也是八桂神话摆脱传承困境、激发自身活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有关八桂神话在城市建筑、旅游宣传、文创产品等方面都有介入,形成了广西独特的靓丽风景线,例如被作为雷神神器的铜鼓、蛙神崇拜的青蛙雕塑及其纹饰等,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南宁火车东站等建筑设计中得到呈现,成为独特的城市文化风向标。在现有基础上,笔者认为,八桂神话要助力乡村振兴的深化,推动全民共同富裕,就要实现更为彻底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神话与时尚之间的对话,增强科技手段的运用。

神话要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注重融入时尚之风,契合当下的审美需求。年轻人是文化传承的后备力量,神话的持续传承需要得到时下年轻人的认可和喜爱,故此,对神话内容的再现可融入当下流行的时尚因素,甩掉中国神话叙事“老土”“落后”的标签,鼓励年轻人以自己的角度去再现神话人物的风貌,实现寓教于乐、故事新讲。八桂神话里的雷公、盘古兄妹、布洛陀、龙母、盘瓠、莫一大王、天神等形象,都可在提炼其精髓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大众对他们特有的精神气质、行为举措等进行再创造和书写,增加年轻人对神话传承的参与度。例如对布洛陀神话的传承,可鼓励年轻人就布洛陀的“智慧”特征进行书写。通过各类丰富的活动,倡导年轻人发挥想象力,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对布洛陀的叙事进行创作创新,以绘画、动漫、歌舞、服饰等形式重新进行再现。这一类举措,将会使神话的传承受到更多的关注,与时尚的结合更紧密,并以全新的方式在年轻人之中延续下去。只有如此,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与现代潮流因素的结合中持续受到关注,使年青一代真正地对它产生兴趣,提升文化的体验感、参与感、敬畏感。

神话传承的创新需要充分借助科技手段的进步,实现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随着世界进入数字时代,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等科技成果日臻成熟,逐渐普及。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可充分发挥新兴数字化战略和科技产能优势,让那些逐渐萎缩凋敝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新“活”起来,让民众能近距离地感受它们的魅力。在布洛陀祭祀大典、盘古兄妹诞辰、盘王节、蛙婆节、侬峒节等与神话密切相关的节庆活动中,可以借助5G直播等数字化技术,搭建各类传统文化资源线上分享平台,让无法到达现场的观众也可同步感受八桂神话与信仰的独特魅力。各类纪念馆及其他空间也可以通过三维扫描技术来呈现有关布洛陀圣殿、盘古庙、盘王庙、蛙婆庙的场景和细节,搭配多元化的讲解、特定场景播放等方式,拉近八桂神话与人们的距离,提供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与此同时,鼓励八桂神话各类传承人通过抖音、快手等各类传播平台,以短视频、在线分享等方式,讲解八桂神话的丰富内容,讲述自己作为传承人的各类故事,增进普通民众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只有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优势,借助多元的科技手段,才能实现神话传承的转型,将八桂神话中的优秀内容以更具活力的方式呈现出来。

(三)运用广西神话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广西各民族神话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萌芽。通过传承与发扬各民族的神话资源,可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解,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1.广西神话资源中蕴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萌芽

广西各民族丰富的神话资源是各民族数千年集体智慧的凝结。在其中,就有着浓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萌芽。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在八桂大地上,共同生活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家庭中,他们深切地体会到,只有各民族人民互通有无、和平共处,才能实现共同的发展。例如,布洛陀神话叙事从多民族经济交往、文化交流、制度交融等方面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保存了相关的历史记忆。这成为壮族与其他民族共同创造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之历史佐证,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在八桂其他民族神话中,各民族来自同一个母亲、互相帮助的叙事母题层出不穷,世代传递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萌芽。例如,瑶族密洛陀神话里说,密洛陀用蜜蜂、古蜂、黄蜂和马蜂的蜡、蜜来揉搓,做成了人形放入四个箱子里,又解下自己贴身的衣裙,把它们严严实实地盖好。经过二百七十个日夜,密洛陀守候的这些人形终于变成了真正的人,发出了婴儿的啼哭声。第一个箱子里出来的十对男女是“布卿”,即汉族;第二个箱子里出来的九对男女是“布羌”,即壮族;第三个箱子里出来的八对男女是“布苗”,即苗族;第四个箱子里出来的五对男女才是“布努”,即瑶族。正如神话中说,密洛陀把他们分成各民族叫起来方便,但无论是汉族、壮族、苗族还是瑶族,都是密洛陀造出来的孩子,都是同一个母亲的孩子。神话里洋溢着各兄弟民族血浓于水的观念,是对各民族历史上互相友好往来、彼此交流交融的记忆与再现。再如,金秀的瑶族人民敬奉始祖盘瓠王,历史上,盘瓠王曾与中原皇帝评王合作,打败了番王,成为评王的乘龙快婿,并获得了在山林间自由耕作、不缴纳赋税的特殊权利。盘瓠的儿女还得到评王册封十二姓。可见,在瑶族人的记忆之中,汉、瑶的先民有着悠久的合作关系,历史上有着血脉之亲,民族之间和睦团结。

2.运用广西神话资源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化

综上所述,广西神话资源中的大量素材、理念可用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化,激发各民族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热情,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早日实现。通过对八桂神话的讲述,深入浅出地解读,使各族人民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党和国家的政策宣传,激励他们从本民族文化和本地实际情况出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全面进步。在神话内容的传播中,注意强调各民族友好往来、团结互助的文化记忆,让各民族更好地理解党的民族政策,彼此之间相互尊重、欣赏、学习、借鉴,从而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在围绕神话而举行的各类节庆活动上,亦可借此加大宣传,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华文化共同性,让各民族人民树立起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各民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研究员)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