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民族宗教动态
3上一版  下一版4
 
粤桂协作县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融安至从江高速公路一期工程顺利推进
自治区民宗委到“一报一刊” 调研意识形态工作
柳江客家上花灯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3年5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桂风文韵
柳江客家上花灯

□ 本报记者 覃雅妮 通讯员 覃湘湘 左高军
迎请队伍。
请灯仪式。
 

柳江客家上花灯是客家人的春节上灯习俗,主要流布于拉堡镇、进德镇及周边客家人聚居的村落,上灯时间一般在每年正月十三日至正月十五日。该习俗2012年列入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客家话中,“上花灯” 的“灯”字和 “人丁兴旺”的“丁”字同音,又是光明、希望、生生不息的象征,所以“上灯”的首要寓意为“添丁”,以“灯”的形式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借“灯”来庆祝“添丁”,又称“赏灯”“升灯”,寄托着客家人对新生命健康平安成长的美好愿望。随着时代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现已融入更多时代文化内容,传承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是客家人在元宵佳节家族聚会、团结和睦,守望相助,血脉相承的重要民俗活动。

柳江客家花灯分为里外两层,里层用竹篾扎成宫灯的模样,表面用彩纸裱糊,花灯外层装饰着纸花串缀的彩带,顶端装饰着首尾相连的纸卷筒和纸串花,每一条串花上还别着纸花。灯裙上挂着亮片纸做成的吊牌,吊牌内框剪成百子千孙、长命富贵、吉祥如意等祝福语,寄托着客家人的美好愿望。

客家上花灯仪式颇有讲究,包含了请灯、迎灯、点灯、结灯、上灯等一整套完整的仪式。请灯仪式对客家人是件喜庆事,客家子子孙孙们自发组成百人迎请队伍,一路敲锣打鼓、舞龙舞狮、鞭炮齐鸣、彩旗飘扬,浩浩荡荡地去到预定地点迎请花灯。迎灯仪式由德高望重的长辈举着花灯,在队伍的簇拥下走入家族祠堂,举办隆重的迎接礼。点灯仪式不可缺少的道具有灯笼、灯盏、水果、香盘、贡品等。仪式开始后,柳江客家人在祭台前双膝跪地,虔诚叩首,沥酒于地,祭拜祖先,然后诵读族人的历史和先祖的遗训,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后人铭记历史,感恩先祖,团结创业,继往开来,随后并点上花灯蜡烛。结灯仪式时,随着一声“上灯”的吆喝,族人争先恐后地去抢夺去年花灯上的纸花,以求积攒更多福运。上灯仪式为扎新绳、上灯油,随着锣鼓声起,雄狮闹腾,花灯在人们的注视下徐徐升起,长者带头呼号:“四季发财,有没有?”众人和:“有、有、有!”“五谷丰登,有没有?”“有、有、有!”……一呼一应,喊出了客家人对新年人丁兴旺、增产增收的美好期待。待仪式圆满结束后,客家人在喜庆的鞭炮声中兴高采烈地把酒言欢,其乐融融。

客家上花灯习俗展现了客家人坚守孝道、尊老爱幼、齐心协力、团结互助的优良美德,同时也是客家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一朵朵纸花折又叠,叠出客家人的勇敢与信心,一盏盏花灯落又起,照映着客家人的幸福与希望。(图片由柳江区文化馆提供)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