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故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十年巨变话“可爱”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2023年3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年巨变话“可爱”
——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可爱村党支书、主任莫冬永
□ 本报记者 何宗威
▲莫冬永(左)入户走访。(受访者供图)
新可爱村全貌。(受访者供图)
 

从环江县城民族路出发,往东北方向驱车大约二十公里,一座由花岗岩镶嵌而成、气势恢宏的进村大门横亘在道路的右侧,这就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可爱村。

可爱村距大安乡政府大约12公里,四面环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

走进可爱村,曲径通幽、鸟语花香;楼栋整齐排列,一户一栋,每一栋楼前有庭院后有花坛,栋与栋之间道路宽敞、整洁;徜徉其中,如置身于城市别墅区,让从城市远道而来的客人不禁啧啧称赞,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可爱村正如她的名字,可爱无比、令人留恋。然而10年前的可爱村,却是一个生活条件极度恶劣的贫困村。

恋爱6年,因老家贫困不敢带女友探亲

2008年,在广东务工的广西来宾市籍姑娘莫冬永,交了一位同是广西老乡的男朋友,他是一位退伍军人,正是来自广西河池环江大安乡可爱村。莫冬永每年春节回家探亲时都提出要到男朋友家去看看,可是每次都被对方以各种理由推托。后来被莫冬永逼得实在不行了,男朋友干脆说:“我们那里比较封建,我带你回去如果谈不成我一辈子就娶不到老婆了!”

经过6年相处之后,莫冬永觉得彼此心心相印,男朋友可以托付终身,于是对他立下海誓山盟。有了莫冬永爱的承诺,为了登记结婚,男朋友终于放心地带她回家探亲。

当大巴车从宜州进入环江境内时,环视窗外满眼都是耸立的大石山,莫冬永此刻的心情不由得忐忑起来。客车驶入环江客运站后,回家的路还很遥远,男朋友接着又包车赶路。当车子开了大约一个小时的时候,司机戛然驻车,说:“阿妹哈,前面车子进不去了,你还得爬两个小时的山路!”

尽管事先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可是听到这句话后,莫冬永的心着实凉了半截。然而,这时候天已经慢慢黑下来了,她进退两难,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爬了两个多小时的崎岖山路后,终于到家了,此刻莫冬永已经累得身体几乎要散架。

这是一个只有9户34人的自然屯,房子木墙顶瓦,破旧不堪,有些甚至还住着茅草房。莫冬永的心彻底凉凉了!

可是,此时家里却是热热闹闹的,一派祥和喜庆,家人早已准备好的丰盛晚宴正等着她入席。

“你们这个时候回来算是赶上好日子了,我们村刚刚通电,我们用上电灯了!”家里人兴奋地说。

这一夜莫冬永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入睡。

这就是10年前“老可爱”,环江毛南族大安乡一个极度贫困的行政村,有着“十三难一多”之称,即交通难、饮水难、用电难,就学难、就医难、收视难、通讯难、成婚难、赶圩难、住房难、用钱难、吃饭难、脱贫难、贫困户多。

这里地处大石山区,全村15个村民小组140户,散居在35个自然屯,人口最少的村屯只有几户人家,村屯与村屯之间山高路远;这里经济生活十分落后,村民住的是木瓦房、茅草房;这里人均不到3分地,只能在石头缝里种玉米、红薯,每年三、四月份青黄不接时就闹粮荒。

“那时候你还想出去吗?”记者问。

“想,百分之百地想,可是已经没有了办法。”莫冬永说,“但是考虑到我们已经有了6年的感情,而且要对得起自己曾经的承诺,最后只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对老虎满山走了。”

不久,莫冬永的孩子降生了。

“当娘家人来探亲看到如此恶劣的条件时,每一个人都忍不住抱头痛哭。”莫冬永说,“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地方待不下去,要马上返回来宾。”

这时她的叔叔劝说众亲人:“她都下决心住一辈子了,难道你们住一个晚上不行吗?”最后大家都不得不暂时留了下来。

“侄女,你就像撒菜种,人家撒对地方,你却撒到了石头上,你必须要坚强地长起来!”在莫冬永最脆弱的时候,叔叔给了她莫大的鼓励。

为了生存下去,莫冬永曾经想和老公继续出去打工,可是出门打工需要带老人在身边抚养,而老人又不愿意一同出门,最后只有留在大山里。

留下来后,在人均不到3分地的大山里,艰难支撑一家人生活的是玉米、红薯以及种桑养蚕的微薄收入。

整村搬迁,建立幸福家园“新可爱”

截至2012年,老可爱村尚有3个自然村屯未通路,出入只能走山路;通路的屯都是简易的机耕泥土路,晴天通车雨天不通车;全村尚有7个屯225人饮水困难,有2个屯未通电;村内没有教学点,适龄儿童到10多公里外的顶新村小学就读;手机没信号,电视看不到;村内大多数农户年缺粮2个月以上,存在吃饭难问题;全村尚有贫困户123户,占总户数的87%;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092元,比全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342元少2250元,是全县贫困户最多的行政村。

为了解决这些贫困问题,必须整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走易地扶贫开发之路是最有效的途径。

2012年,大安乡成为河池市首创“整乡推进”模式进行开发扶贫的示范区。可爱老村获得政府部门整合的资金,除了“无土安置”59户人家到县城居住,另“有土安置”81户人家易地搬迁安置到可爱新村。

2014年可爱新村整体搬迁后,莫冬永一家终于来到了现在的新址。除了原住地的少数村民,包括搬迁过来的群众在内,新可爱村共有520人。

“以前住在山上,人均不到3分地,不通路,靠天喝水,每天起早贪黑干活还是没钱花。现在搬到山下可好多了,家家建起了独栋楼房,而且户户有田种稻、有地种果。我还养有母猪,一年下来单卖猪仔收入就可以维持一家人的基本开销。”陆志等和莫冬永同一个村屯,谈起可爱村的巨大变化他很有感触地说。

外来媳妇,可爱新村支书主任一肩挑

可爱村是大安乡扶贫开发示范区的窗口,从老可爱村搬出的时候,许多老人因为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极不情愿搬迁,其中包括莫冬永的家公家婆。

针对这种情况,在外务工见过世面的莫冬永知道,不离开穷山恶水是改变不了贫穷面貌的。在她的动员下,自家的老人高高兴兴地下山了,其他老人也受到影响跟着下山,来到新村生活。

搬到新可爱村后,为了贴补家用,莫冬永开始在村里摆摊做小买卖,从白粥、酸野到各种零食,样样都尝试着做。

莫冬永有在广东务工见世面的经历,有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有做买卖的情商,这些综合素质大家都看在眼里。

有一天,时任大安乡党委书记的袁崇宇看到莫冬永带着两个孩子在可爱新村做买卖,于是上前去和她交谈,希望她能够到村委工作。

袁书记说:“到换届选举的时候进行投票,如果你得票数高就当主任,如果得票数低,你就当副主任。”

2017年,莫冬永的第二个孩子才1岁多,她压根没有想到自己能够以高票当选为村委主任。

“当时乡里找我谈话的时候我不太同意,因为我是外地来的媳妇,不太熟悉情况。”莫冬永说。

“你外来到什么时候?我们观察你很久了,你能行!”莫冬永在乡领导的期望下,踏上了“村官”之路。

到了2021年又进行换届选举,结果莫冬永支书、主任一肩挑。

“可爱村的主打经济是什么”记者问。

“养牛、种桑养蚕以及种植核桃和红心柚。”莫冬永说,“我们村养牛存栏有几百头,养得最多的一户都有一两百头。”

目前,可爱村种植桑树800亩、红心香柚200亩、核桃862亩。他们还利用县级优惠政策,投入50万元入股川山镇大沙坡村级集体经济扶贫产业园。

莫冬永深知,乡村振兴必须先产业振兴。由于受到大石山区的条件限制,可爱村在种植方面条件相对有限,但是可爱村有山有水,风景秀丽,民族文化浓郁,游泳、休闲、民宿等旅游硬件完善,具备了很好的文旅产业软硬件基础,她正在探索这方面的发展之路。

包容友爱,可爱村各民族融合共居

可爱新村居住有壮、毛南、汉、瑶、苗、回等6个民族,各民族群众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莫冬永以一个壮族姑娘牵手毛南族小伙子,并喜结良缘、共赴事业;以来宾壮族的风俗习惯,融入可爱新村多民族生活圈;以一个外地媳妇,走上村两委领导岗位,这就是对可爱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最好诠释。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可爱村利用节庆活动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和“五好”系列评比表彰活动,给评选为可爱村“好婆婆”“好媳妇”“好女婿”“好妯娌”“好邻居”的村民进行表彰,发放荣誉证书和纪念品,同时介绍“五好”人物先进事迹,以示范引领乡村文明新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村民还在村里建起了感恩园,石碑上刻录了可爱村村民感谢党和政府恩情的诗词,对出让土地的才平村久怀等村屯村民满怀感谢之词,镌刻社会各界捐资捐物无私援助的公德榜。每逢春节,村民还在感恩园举办感恩山歌会、感恩主题晚会、张贴感恩对联等,表达对党委和政府的感恩之情。

2020年,可爱村被命名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