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族宗教动态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互嵌式发展 结对式共建
平果太平“二月初二”歌圩喜迎新春
内蒙古民委考察组在桂林考察工作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荣获“广西山歌传习基地”命名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3年2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互嵌式发展 结对式共建
——融安县东起乡铜板屯与桂黔苗寨乌英屯结对共建侧记
▲2月18日,在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乌英屯苗族群众在学习竹筒饭制作技术。
 

农历“雨水”时节,桂北融安,春风吹拂,春暖花开,处处呈现生机与活力。

在地处大山深入的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李花、桃花、樱花、油菜花悄悄绽放,满山的春花,把山村打扮的格外美丽。

2月18日,“花醉铜板 春恋桔乡——融安县2023年铜板踏青季”在这个美丽的山村举办。春来铜板,李子花开白茫茫,油菜花开遍地金。随着天气转暖,位于融安县东南部的铜板屯,李花、桃花、山樱花和油菜花渐次绽放,引来了众多游客前来旅游、赏花、拍照留念。

互嵌式发展、结对式共建。美丽山村,芦笙悠扬,走进铜板屯,百年古松树下芦笙飞扬。来自贵州省从江县翠里乡南岑村乌英屯、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乌英屯(两省共一屯)的苗族群众在铜板屯的山谷里吹响了苗族芦笙。这是两个屯跨省共建的一个缩影。

“按照苗族习惯,到了一个村屯,我们要围绕这个村转一圈,到村寨中重要的地方或者特殊的建筑旁要吹奏一曲,这是一种兄弟情谊,这是两屯世代友好的象征。”融水杆洞乡党鸠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梁成张说。在铜板屯,乌英屯芦笙队员们沿着铜板屯环路,每到一个凉亭或者百年古树旁等地就停下来吹奏一曲。

悠扬的芦笙声和洁白的李花,相互辉映,成为山村里一种超越凡心的享受。

2022年12月,在融水党鸠村乌英屯的“苗年”活动中,两屯交换了象征世世代代友好传承的“民族团结互嵌式发展结对村屯”牌匾,铜板屯同胞将一批李子树苗赠送给乌英屯苗族同胞,并共同植下一片李子林,标志着两屯进入民族团结互嵌式发展结对共建的新时代,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铜板屯曾是典型的“空巢村”,一度只剩下6名老人留守,土地闲置荒废,田地荒草丛生。经过龙革雄、龙飞任等兄弟们10余年来坚持实施的“故乡拯救计划”,铜板屯于2018年实现整体脱贫,成为远近闻名的“广西乡土特色示范村”,2022年12月被评为“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广西民族特色村寨”等。每到春暖花开时节,铜板屯的李花和油菜花绽放,吸引数十万人前来观光旅游。

从2014年开始,融安县委、县政府及柳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等单位陆续投入资金,修通了通屯公路,修建了人畜饮水工程,实施雨污分离,对全屯土坯房进行修缮,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并修建了观景凉亭、瓜果长廊等设施,鼓励村民们发展乡土旅游产业。如今,越来越多各族游客来到铜板旅游、度假,铜板屯又响起了欢笑声。

近年来,融安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密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特色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开发相结合,增进与融水乌英苗寨的苗族同胞交往交流交融,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携手共进。铜板旅游又是“三项计划”中的“发展旅游计划”一个方面,吸引外地各族游客到本地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谭凯兴 覃庆和/摄影报道)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