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岜莱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幸福的山村:皆得所愿
田阳元宵佳节热闹喜庆
组诗
破晓读书过大年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3年2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幸福的山村:皆得所愿

□ 韦炳旺(瑶族)
 

正月初三的早晨,天空露出一缕缕阳光。我驾车带着年过七旬的伯父,回到阔别5年的家乡,圆了他多年的夙愿。时下的山村,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使他心情舒畅。

朝着深山的山村慢慢行车,屋楼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回荡山间。村道蜿蜒有序,路面整洁干净,太阳能路灯英姿挺立。来到丹阳村福堂屯,映入眼帘的是粉刷一新的村民楼房,昔日偏僻坑洼的山村小道,已经华丽转身。在村文化服务中心,我欣喜地看到,村民已经换上了各式美观保暖的冬装,他们有的看书学习,有的愉快地聊天。细细听,他们讨论的是新鲜话题:今年春节,你家的院子种了几种花卉?我家新种了月季花、梅花、迎春梅、海棠花,隔壁邻居家前几天还去镇上买了兰花、杜鹃、郁金香……

居住着瑶、壮、苗、汉等多个民族,1000来户的山村,尽管散居多个山弄,但户户有了新房洋楼,有了四合院、三合院,新时代的村民还分享赏花养花的经验。山村各条道路都已水泥硬化,不仅村头村尾干净清洁,村民还自发地美化、绿化庭院。韦大叔的房子位于山村中央,他利用大庭院的优势,开办了一家农家乐,这个春节忙得不亦乐乎。

中午时分,我准备走进韦大叔的农家乐,只见几对恋人已步入汤粉摊铺。我悄悄跟过去,看到装着碗、筷子、酒杯的消毒柜旁边,摆有切好的香菜、辣椒等佐料,山泉水通过水龙头哗哗流入锅里,我疑惑地问:“大叔,每天来吃早餐的人多吗?”头脑机灵的韦大叔,笑着说道:“自从去年村里发展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连片种植火龙果、沃柑、毛葡萄等特色产业,很快就吸引了一些农民工和外地人入村,加上山里人对美食的追求,男女老少在吃方面有了新讲究,去年以来,每天到这里吃烧烤、炒粉、炖猪脚的人逐渐增多,多的时候可达百余人呢。”

韦大叔的农家乐,窗明几净,周围卫生清洁,菜园一片绿油油,圈养的猪牛肥壮可爱,围墙篱笆插得美观雅致。三条村道通向这家农家乐,路边栽着桂花树、木棉树、榕树,树叶在春风中摇曳、招手。韦大叔笑容可掬,他扳着手指说:“山村的变化,离不开乡村里的一批生态保洁员、公共设施管理员,他们认真管理,在村里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更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发动群众发展适销对路的产业。”随同还乡的还有在县城工作的老表,他介绍,近年来,都安瑶族自治县结合乡村振兴需要,设置农村道路管理员、水利设施管理员、村内水域管理员、公共设施管理员等,通过这些公益性岗位,不仅解决了部分脱贫户的就业增收问题,还大幅改变了山村的人居环境。听了老表的介绍,我若有所悟,喜上心头。

下岭屯46岁的蓝玉红,就是生态保洁员,她高兴地说:自己负责本屯约5公里的公路清洁工作,丈夫因病需要有人在家照顾,经过申请、评议、审核、签订协议等程序,去年被选聘为公益性岗位人员,一个月能挣1430元,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走到村委,文化宣传栏上公布着各种活动,这些文字,凝聚着建设新时代农村的力量。村党支部书记韦红玉感慨道:“山村老老少少都行动起来,教育大家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卫生,村民在路上见到牛粪,都自觉收拾清扫,清洁卫生的好习惯已经深入人心,大家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初四,天气晴朗,我发现山村的农舍,几乎没有冒出炊烟。多年前,一到春节,家家户户杀年猪、做腊肉,如今,村民普遍添置了冰箱冰柜,不喜欢杀年猪了,爱吃新鲜的肉类、果类等食品,况且往昔山路不便赶街采购,而今通了硬化路,家里买了小汽车交通方便多了。

“前几天回来,我发现家乡变化太大了,还以为走错了村!”老家在吞务屯的袁秀亮,他在北京打工6年,回乡看到大红灯笼高高挂,美丽的乡村不再是神话,他发出肺腑感叹。通过开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整治,乡村风貌已经今非昔比。

移步山村处处新,农户大门换上新装,各种火红的春联,给大小洋楼披上美丽的盛装。欣赏春联,心里美滋滋的。村里显眼的公共墙壁或者石头上,画上饱含感情的公益广告,视线所及,心情豁达。

初五,春风和煦,走在亮堂堂的山村道路上,刚从深圳返乡的蓝表叔,感慨万千:“想不到仅几年时间,家乡变得如此美丽,宜人宜居,宜业宜商,就连村头的路灯都是那样明亮!”

这山村,各民族团结一家亲,他们茶余饭后,都在谈论“夜明珠”的事。“有了路灯,就不用担心晚上出门摸黑了。”“对呀,现在弄怀屯文化活动中心广场也安装了路灯,吃了晚饭出来散步、跳跳健身舞,舒服惬意得很。”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