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冯振钦:会缝补绣球的体育老师
玉林市“三个注重”大力推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2年12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冯振钦:会缝补绣球的体育老师

□ 周顺彬 文/图
▲在冯振钦(中)的带动下,许多老师都学会了缝补绣球。
 

钦州市钦南区有一所中学,1440多名学生中,少数民族占比达70%。这所学校就是与黄屋屯中学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办学的钦南区民族中学。

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多,使该校不断在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从而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培育更多人才。

“为了尽量保持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学校里的体育老师都会缝补绣球了!”钦南区民族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曹荣亮说,该校与学生相处得最融洽的体育老师代表——冯振钦的故事最有味道。

1

“缝一缝,补一补,孩子们 又可以玩一阵子了!”

1987年出生的冯振钦不是少数民族,而是出生于康熙岭镇的汉族老师,毕业于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专业。

“其实我出生的村庄,是一个壮族寨子,我从小就是听着布洛佗和‘三月三’的故事长大,所以对少数民族的孩子格外上心。”冯振钦说,自己先后在犀牛脚和黄屋屯等镇工作,不仅没丢体育专业的“老本行”,还当过8年的班主任。

曹荣亮介绍,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冯振钦在教学中不断把壮族、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融合,使学生们减少了入学后的不适。

“老师,您让我们训练的这个抛绣球可是壮族‘三月三’的传统娱乐项目,一上课就像回到了节日的那些欢乐时光。”当冯振钦把一背篓的绣球背到课堂上时,眼尖的壮族学生马上发现了壮家村寨的“味道”。

找到了民族味,寻到了广西味,学生们在冯振钦的体育课上又找回了在村子里的快乐与自信,学起文化课来专注度更高了。

“参加工作后的12年时间里,陪伴的学生也有1500多人了,能让其中的少数民族同学找到开心学习的‘引绳’,我感到非常自豪。”冯振钦说,通过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引入,现在板鞋、滚铁圈、踩高跷、竹竿舞等新内容也渐渐被学生接受。

但学生们对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热情,也给冯振钦带来了“烦恼”。“抛绣球项目,因为学生们的参与度极高,没几个星期,几十个绣球就给磨破了。”

这个时候,身为体育老师的冯振钦就会找出针线,一个人呆在器材室里,细心地缝补。有时为了美观,还会绣上一朵小花把破洞给“美颜”一下。

“这修补绣球,可是我在大学时的一门课程,所以现在我能为少数民族学生服务,也感谢在大学时我的老师对我的培养。”目前,钦南区民族中学的50多个绣球经过冯振钦和其他体育老师的巧手,都还欢快地在学生的手中飞舞。

2

“是师者,也是舞者,更是歌者!”

众所周知,少数民族的歌舞天赋,被喻为“会讲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般的存在。

“当班主任后,我不仅了解了壮族、瑶族的经典歌曲,带领学生们传唱,以增进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党、对国家的感激。”冯振钦说,除了引导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学生用本民族语言展现民族故事和文化外,还将普通话版本的《三月三九月九》《壮乡美》《只有山歌敬亲人》《瑶族舞曲》《千年瑶寨》等新时代少数民族通俗歌曲引入课堂,介绍给学生。

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获得了尊重后,学习的兴趣不断增加。如今,许多学生不仅会传唱壮族《迎客歌》,还会跳彝族的集体舞蹈“达体舞”,各族学生参与度不断提升后,这对增加友情,减少摩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冯老师和我们商量,下一步还可以引入藏族的‘锅庄’舞,让中华民族的各类群体性舞蹈在学校得到传承,凸显各民族一家亲的氛围。”钦南区民族中学办公室主任廖华丽说,在该校体育学科从来就是主科,故而体育老师们的建议也会得到学校的重视。

不以体育科为副科,而是在自己的“责任田”里当好园丁,精心培育“花朵”,原因就是冯振钦在读大学时,就获得了国家民族政策的诸多照顾,顺利度过了四年的时光。“在学校参加体育训练队时,学校每个月就补助好几百块的伙食费,从那时起就感受到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广西,真是一种荣幸的事。”回忆起国家对自己的关爱,冯振钦仍清晰如在眼前。

3

“爱党爱国,爱本民族,更爱团结!”

为使少数民族学生成长为对国对家对本民族有益的人,钦南区民族中学不断增加爱党爱国爱家的教育元素融入。这也给冯振钦在内的体育老师们多了一份责任。

“每逢初一新生入校,搞军训,学军体拳,讲党和国家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和光荣传统,就成了我们老师的分内之事。”冯振钦说,一到军训,学校体育教研组的同事们就变成了兼职思政课老师,从刘永福、冯子材的抗法故事,到国防对各民族发展的作用,再到强化体育锻炼对个体的好处,如数家珍。

其实,每年新生入校时,全天的军事训练,使冯振钦和同事们工作量大为增加。再加上非初一班级的体育课量,他和同事累到嗓子变哑是个非常正常的现象,但大家都没有怨言。一句“既然选择了来民族中学任教,就要用尽全力把1400多名各族群众的子弟教好,为民族团结做出自己的贡献!”就足于显现这群体育老师的从教情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把‘德智体美劳’一起抓,使冯振钦和其他体育老师们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不断学习《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为孩子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而接续奋斗。”曹荣亮说,作为一所以教育少数民族子弟为主的学校,正是拥有了大批像冯振钦这样的老师无私奉献,才让地方各民族群众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经济社会建设之中去。他表示,今后,该校将创造更多的深造机会,使老师的水平得到不断地提升,继续为民族团结工作多作贡献。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