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热烈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徐迪克代表:不负重托、接续奋斗,带领东兰 各族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潘晓梅代表:努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何祥英代表:当好海洋生态的守护人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2年10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的二十大·专访】
徐迪克代表:不负重托、接续奋斗,带领东兰 各族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 本报记者 莫蓓蓓
▲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共河池市东兰县委书记徐迪克。
 

编者按: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此次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团结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报邀请部分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讲实干、谈履职、话发展,见证各族代表爱党护党跟党走的坚定信心,在全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全国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落下。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东兰县在这方面取得了哪些进步?

徐迪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关心关怀下,我们东兰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传承红色基因、巩固民族团结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工作深度融合,绘就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我们坚持以红色铸魂,充分利用县内革命纪念设施,深化革命传统教育,韦拔群纪念馆获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东兰烈士陵园、壮乡英雄文化园等获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组织创作红色文艺精品,讲好民族团结故事,民族音乐剧《拔哥》荣获文化和旅游部第四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常态化开展双语党史学习教育,增进“五个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020年以来,东兰共接待全国各地前来开展“打卡红色教育基地”活动的团队1600多个,达80多万人次。

东兰各族群众从“对党忠诚、一心为民,追求真理、百折不挠,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拔群革命品质中汲取推动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老区人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3%、财政收入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翻了一番。全县各个少数民族村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村有产业、屯屯通好路、户户住楼房、人人奔小康”,东兰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摆脱贫困、圆梦小康。壮乡瑶寨的乡亲们纷纷用山歌表达喜悦心情和感恩之情:“树高千尺不离根,葡萄结果靠青藤,各族群众生活好,高唱山歌颂党恩。”

记者: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各地在全面现代化进程中担负的使命任务是不同的,民族地区首先要在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保障边疆安全和生态安全等方面讲大局、担重责。这些工作做好了,就是对国家全面现代化的重大贡献。东兰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在这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徐迪克:东兰县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91.30%。我们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如今的东兰,各族人民一家亲,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一是党建引领聚民心。我们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和谐氛围,形成了民族团结一家亲、齐心合力谋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是文化浸润铸同心。我们充分发挥“铜鼓之乡”的优势,在壮族“蚂拐节”、瑶族“祝著节”等传统节日常态化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使铜鼓文化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的情感桥梁。《东兰魂》等一批文艺作品将党的声音和关怀传递给各族群众,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根植民心。

三是产业兴旺提信心。我们依托绿色生态、民俗浓郁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油茶、板栗、桑蚕、中草药、民俗旅游等特色产业,促进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发展进步。东兰县获命名为“中国特色文化体验旅游名县”“中国铜鼓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弄宁瑶寨获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四是服务惠民暖人心。我们加强全县易地搬迁安置点后续扶持工作,建立“便民服务中心”等帮扶机构,为各族群众提供高效、温暖的服务,向阳新城安置小区荣获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案例“美丽搬迁安置区”称号。

记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面向未来,东兰县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以各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在实现共同富裕、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中,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

徐迪克: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我们东兰县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好民族团结同心结,画好民族繁荣同心圆,走好民族复兴同心路,共同谱写老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新篇章。

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着力推进“基层党建+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使之成为富裕一方、团结一方、安定一方的坚强战斗堡垒。着力推进“红色铸魂+民族团结进步”建设,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打造革命老区民族团结的“东兰样板”。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建设,依托东兰丰富优质的生态环境、特色产业和民族文化资源,打造红水河乡村振兴和民族发展示范带。着力推进“乡村旅游+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不断培树民族团结、产业兴旺、美丽宜居的示范创建新亮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东兰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落下。

采访结束时,徐迪克谈及能参与此次国之盛会,倍感荣幸和自豪,激动之余更觉肩负重任。他自2013年到东兰任职以来,已经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耕耘了十年,十年时光荏苒,遍洒汗水热泪。“我将永远记得是党和人民给予我信任,给予我力量。我要把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勇毅前行,再接再厉,不负光荣使命,造福老区人民,团结带领东兰各族人民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徐迪克说。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