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山坡是70后作家中写短篇小说的高手,这已经得到文学界公认。20多年来他执着于短篇小说的创作,这就是对文学的坚持和热爱。我希望他能够把这种热爱继续坚持下去,写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作品。”广西文联主席、广西作协主席、著名作家东西如是说。9月25日,朱山坡短篇小说集《萨赫勒荒原》新书分享会在南宁举行,活动由《南方文坛》杂志社主办,广西民族大学文学影视创作中心、上海文艺出版社等单位协办。东西、张燕玲、凡一平、非亚、田耳、张柱林、曾攀等作家、评论家以及高校师生、文学爱好者近50人参加了分享会。
东西在分享会上指出,朱山坡对文学十分虔诚执着,他为人低调,勤奋刻苦,创作成果突出,已经成为有全国性影响的作家,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辨识度高,不跟随大众化、流行性写作,在选材、叙述、故事等方面都有独到的地方,形成自己的品格风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广受专家和读者的好评。朱山坡“目光越拉越长”, 有诗和远方的情怀。他从身边的故事写起,慢慢地写到非洲,写到卢旺达,甚至写到美国的自由女神,他对这种系列性题材的把握还是不错的,他始终把自己放在叙述之中,放在现实之中,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可以说《萨赫勒荒原》是他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成果,值得关注和研究。
《南方文坛》主编、著名评论家张燕玲一路见证了朱山坡的成长,她认为朱山坡是一个野气横生、锐气十足的作家,他不断挑战自我,不断拓展艺术边界,不断创造作品的异质性,是“新南方写作”的代表作家,他作品有一种撒野后的节制和魔力,他笔下的“米庄”“蛋镇”已成为知名的文学地标。朱山坡虚心求进、求变,在地方性和世界性之间去寻找和建构自己的美学样貌和美学个性,确立自己的风格,他已经成长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灵魂捕手”。《萨赫勒荒原》集子里的九个故事延续着他一贯的灵魂叙事,这些故事野性、荒诞、离奇而富有诗意,表面从容淡定,里头暗流涌动,感情丰沛,精神高远。
广西民族大学教授、评论家张柱林认为,朱山坡已经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作家,但他依然保持写作野性和坚持文学的初心。《萨赫勒荒原》这篇小说写的是非洲荒原,但也可以理解为人心灵和精神的荒原,如何摆渡自己走出这个荒原,越过有形和无形障碍,摆脱现实的束缚,到达更远的地方,抵达心灵的彼岸,其实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著名诗人非亚分享从写诗转到写小说的一些心得体会,他说北流方言的幽默滋润着朱山坡的小说写作,正是这种幽默让人有阅读快感。小说创作是一个虚构的现实,重新建构一个新的现实,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一个艺术方式。
著名作家田耳认为写小说就像是挖矿,有和没有心里要有个度量。短篇小说要写好是很有难度的,他认为20来年一直坚持写短篇的朱山坡,就像一个英雄的孤勇者,他非常佩服这种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瑶鹰、伍迁等与会作家也进行现场交流,并对朱山坡的新著给予高度的肯定,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在活动现场,朱山坡就短篇小说如何改编成影视作品、如何追求经典文学写作等问题与读者进行交流,随后还进行现场签售。
文学桂军作为广西的文艺品牌之一,朱山坡是其中颇具影响力的代表,近年,他创作了一系列以援非中国医生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并引起热议,被认为是“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表达,最新小说集《萨赫勒荒原》收录了《萨赫勒荒原》《索马里骆驼》《闪电击中自由女神》等九篇佳作,彰显了文学桂军的实力。朱山坡表示,他将以宏大的写作雄心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创作出更多具有深广度的优秀作品,以回应时代命题,探索文学新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