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石榴花香百色行
3上一版
 
百色:用好红色资源 打造民族团结大课堂
“有家的地方也有工作”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2年8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色:用好红色资源 打造民族团结大课堂

□ 本报记者 韦颖琛 通讯员 伍忠国
▲ 8月7日~13日,第十四期全国各民族青少年同心营广西分营在百色市举办,来自广西的壮、汉、瑶、苗、彝、仡佬、布依等50名各民族青少年参加活动,图为各族青少年到百色起义纪念馆参观后合影。
 

百色,是一座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革命印记随处可见,红色血脉代代相传。近年来,该市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结合起来,把革命遗址、纪念馆等红色文化阵地打造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大课堂,建立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深入人心。

“从百色起义走出来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发展前期,大多是右江地区壮、汉、瑶、苗等各族工农子弟,后来这支部队走出了20位共和国将军、22位省部级干部,可以说红七军就是民族团结奋斗的典范。”8月25日,在百色起义纪念馆,一位红领巾讲解员在为观众讲解时说道。

今年暑假,纪念馆开馆期间,每天固定招募8位红领巾讲解员为观众解说,每天的讲解最多达到60余批次。据了解,自2011年起,百色起义纪念馆每年举办暑期红领巾讲解员培训班。培训班至今已举办12届,共培训来自百色各县区的壮、汉、瑶、苗等各族小学生500多人,成为该馆乃至全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品牌。

“百色起义给我们留下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孩子们通过讲解,把文物、展品背后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精神传播给社会公众,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在孩子们心里播下一颗红色的种子,让他们从小树立民族团结进步的意识。” 百色起义纪念馆社会宣传教育科副科长梁媛说。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百色起义纪念馆既是百色红色文化宣传的前沿阵地,也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平台。近年来,该纪念馆不断完善讲解词,在讲解中融入百色起义时期民族工作的研究成果,突出百色起义所蕴含的民族团结精神内涵,并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寓于各种社会教育活动之中。

2021年至今(注: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8月22日),百色起义纪念馆共接待观众193.6万人次,红领巾讲解员共开展讲解2446批次,累计服务时长1153小时。

百色起义纪念馆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紧密结合的实践,是百色市用好红色资源,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百色市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拓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广度和深度,着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取得显著成效。

在拓展宣传教育阵地方面,利用百色起义纪念馆、红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百色起义纪念碑园、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百谷红军村陈列室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据了解,百色市12个县(市、区)全部被列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目前,全市共有收藏和管理革命文物的文博单位14个,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53处。近年随着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力度进一步加大,百色红色旅游热度上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乘着红色旅游的“东风”,吹进各族群众心里。

同时,百色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乡村大舞台、农家书屋等阵地,打造“红湾”主题阅读体验区,在新华书店、村图书室设置红色读书角,配套征订红色书籍、红色影像资料等,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意识。

在建立健全宣教机制方面,制定《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实施办法》等民族工作相关文件,以百色干部学院红色教育平台和百色市委党校(行政学院)为核心,整合市县党校(行政学院)和全市干教资源,组建红色教育联盟,建立区、市、县三级培训机构联动工作机制,强化党员干部“四个与共”意识。

在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方面,深入实施“各民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组织各族青少年到百色起义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看一次红色基地、听一堂红色教育课、唱一首红色歌曲“三个一”活动,增进各族青少年“五个认同”。田东县右江革命纪念馆在全区首创红色文化走进幼儿园活动,在田东第一幼儿园开设红七军体验式戏台,实现红色文化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从娃娃抓起。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