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 云 通讯员 唐 洪)芦笙、唱山歌、庆丰收……8月19日,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帮阳村热闹得像过节一样,当地村民正举行猕猴桃庆丰收开园仪式,该村400亩高山有机猕猴桃当日开摘。
白云乡帮阳村位于海拔500至1000米之间,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山泉纵横、溪涧密布,境内森林覆盖率达85%,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当地群众因地制宜,以“党支部+公司+合作社+脱贫户”的模式,发展种植高山有机猕猴桃400多亩。
“冯老师每年不仅来猕猴桃基地手把手地教,还不定期进行远程技术指导,从种植园选址、整地、猕猴桃搭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精心指导,把我们本地的种植户都培养成了‘土专家’。”白云乡帮阳村驻村第一书记银立超说。为帮助当地群众发展猕猴桃产业,实现乡村振兴,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连续5年派出科技特派员,深入大苗山,教授当地群众种植技术,冯老师是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科技特派员之一。
“我听过冯老师讲课,现在种猕猴桃技术提升了,我家猕猴桃园去年开始收果,今年护理更加科学,收获翻了一番。” 白云乡帮阳村村民杨芙乐呵呵地说,“我对猕猴桃产业很有信心。”
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该校科技特派员团队开展科技服务200余次,实地科技服务总天数500余天,培训农民4000余人次,实现服务对象年人均增收1500多元,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贡献高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