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下一版4
 
习语精读
广西扎实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广西卷》编纂工作
广西民族报
广西队荣获花炮全国邀请赛冠军
“三心”工程:广西探索做好城市民族工作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2年8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民族报》8月5日刊发文章:
“三心”工程:广西探索做好城市民族工作

 

美丽的八桂之地孕育出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灿烂的文物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百年千载,“同饮一江水、同耕一峒田、同住一个村”的和谐景象随处可见。

步入新时代,广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努力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本报特开设《八桂大地展新颜——广西奋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专栏,介绍广西在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方面的探索与经验。

——编者

近年来,广西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深入实施“三心”工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不断深化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实施“暖心”工程,充分发挥城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重要平台作用。通过真诚服务,解决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入学、就业等难题。如柳州市出台《关于加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柳州市市区外户籍人员在柳州市区参加初中升学考试暂行办法》,从政策上统筹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确保符合条件的学生可在柳州市参加中考。

实施“连心”工程,把深化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作为城市民族工作的着力点。不断完善服务机构和设施,提升民族工作承载力。南宁、柳州、北海、崇左、梧州和桂林等市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社区成立了“民族之家”“民族团结进步展示室”、科普画廊、图书室、便民服务室、书画摄影艺术展览室、文化创业技能学习室、体育活动健身室、多媒体教育影视厅等,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使流动人口逐步与社会相融合。

实施“稳心”工程,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作为城市民族工作的重点。采取多种措施,把城市民族工作经费列入部门预算,不断完善城市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让流动人口享有市民待遇。推动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普及与依法维权意识的提升,广泛开展普法教育和司法服务志愿活动,积极为流动人口提供子女入学、租住、就业、法律援助、纠纷调解、帮扶解困等服务。(桂 民)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