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故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土瑶”三代人的情怀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2022年7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土瑶”三代人的情怀

□ 达汉吉
▲从左到右依次是:新民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赵进文,新民村党支部副书记冯海兰,作者,平桂区沙田镇党委书记莫昔寿。(作者供图)
 

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在参加广西世居民族经济社会历史调查时,就认真阅读了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写的《狮峡民族乡瑶族社会历史调查》,对居住在大桂山深处的“土瑶”族群有了初步了解。2017年春天,广西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情况调查时,我在时任沙田镇副镇长莫昔寿的带领下,第一次来到新民村,走村入户,亲眼目睹了“土瑶”山乡的贫困落后面貌,充分感受瑶家人民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2022年夏天,我随自治区督导组来到贺州市,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行实地跟踪督查。贺州市副市长陈华在汇报工作时,特别介绍了“土瑶”山乡一步跨千年的巨大变化。陈副市长的话,拨动了我的心弦,于是在当日中午,我便驱车来到“土瑶”山乡新民村。

得知我要赶往新民村调研,已升为沙田镇党委书记的莫昔寿早早地来到大桂山坳口的古榕树下等候,陪同我前往新民村。进村一看,原来破旧的木楼群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崭新的钢混别墅楼房,墨绿的琉璃瓦,洁白的楼外墙,整个新民村看起来像是镶嵌在绿色海洋中的蓝宝石,在明媚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走进新民村委办公大楼一楼办事大厅,一位年轻姑娘笑容可掬地给我送来一杯热茶。茶清而芬芳四溢,水重而含有雨露清香,饱含山风的清爽,喝下一口,呼出来的气味尚有一丝丝的春意。我顿觉这杯茶并不简单,于是就问那姑娘:“您泡的这杯茶,好像是‘土瑶’黑茶?”姑娘一惊:“啊,是的,正是我们‘土瑶’人家著名的黑茶。当年,我祖公就是挑着这黑茶上北京献给毛主席的!”

这回,轮到我吃惊了:“盘少明是您的祖公?”

莫书记见状,立即介绍说:“这位姑娘正是盘少明的孙媳妇冯海兰。她原来是新民村的村民委主任,实行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民委主任一肩挑改革以后,她现在是新民村党支部副书记。”

直到这时,我才认真地端详眼前的姑娘,只见她留着短发,让白里透红的小脸蛋更加朝气蓬勃;上身穿一件浅色上衣,着装朴素但青春活力;下身穿一条深色运动裤,笔直的裤脚衬托出修长的身姿,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就像是一个刚刚走出社会的女大学生,活泼可爱,青春洋溢。

“海兰,在您的印象中,祖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轻轻地问。

海兰想了想,平静地说:“1957年,我祖公被评为全国劳模,他要到北京参加劳模大会去见毛主席。为了深情表达我们‘土瑶’人民对党和毛主席的感激之情,祖公决定挑一担茶叶上北京。在劳模大会上,祖公是毛主席接见的七位代表之一。毛主席问他:你是哪里人,是干什么工作的?当得知祖公是种茶劳模时,主席亲切地勉励他说:种茶叶好呀,争取明年再来。1958年祖公以全国林业劳模的身份,再次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两次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接见,祖公感到非常自豪。他这辈子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如何带领乡亲们种好茶叶,发展生产,带领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用优异成绩报答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恩情。”

我问:“您祖公的愿望实现了吗?”

莫书记笑着接过话题:“祖公这一代人,感恩奋进,开拓创新,在生产和建设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发展和壮大了‘土瑶’山乡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但由于当时历史的局限性,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和以阶级斗争为纲,山高水冷粮食产量低,割资本主义尾巴又减少了农民经济收入,共同富裕的目标没能实现。”

“海兰,您对莫书记的评价认可吗?”我认真地看着眼前的姑娘,希望她给我明确的答案。

海兰听得明白,更答得干脆:“‘土瑶’”山乡地处高寒山区,自古以来粮食生产都是自给而不自足,靠种粮致富是不可能的。改革开放以来,村委组织全体党员对历史经验进行认真总结,大家觉得,既然种粮难以致富,那么就必须发展多种经营,而发展多种经营,就必须首先改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实现与外面大市场的无缝对接。所以,改革开放以来,‘土瑶’山乡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全力改变封闭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

我又顺着她的思路问:“新民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是如何打响的?”

海兰如数家珍似的述说了起来:“改革开放以后,村里群众推选黄春胜同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当时,黄春胜同志年富力强,一心扑在公路建设上,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年打基础、两年定方案、三年全面施工的工作方案,努力争取上级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的支持,组织全村群众用锄挖,靠肩挑,利用人海战术开山辟路,用五年时间修通了新民连沙田的山区公路,从此结束了新民村与世隔绝的历史。”

“后来呢?”我急着知道新民村的发展轨迹。

海兰不紧不慢,继续叙述下去:“公路修通以后,电线架进来了,‘土瑶’山乡从此解决了照明难、看电视难、碾米打粉难等生产生活难题。年轻人纷纷买摩托车,拉木头进城,收购土特产品,做起生意来。我丈夫就是其中一个,他靠转卖优质杉木,盖起了新房子,买了全村第一台彩色电视机、第一台电冰箱、第一台洗衣机,成为全村青年学习的榜样!”

“您嫁给他,是看中他的财,还是看中他的人?”我兴趣来了。

“我们是同村人,又是同班同学,彼此比较了解。他买摩托车时,还偷偷地向我借了一点钱,后来有了收入,他就不断地把钱交给我来管理。这样一来,我们自然就成为一家人。至于看中他的哪一点,我也说不清楚!”说完,她低着头,羞红了脸庞,把大家逗得大笑起来。

只有我没有笑,因为我从海兰的话语中,看到了黄春胜和他的班子成员对新民村改革开放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如果说,您祖公以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率领全村群众种植茶叶、发展多种经营、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让‘土瑶’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么,黄春胜同志则是带领全村群众,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用辛勤和汗水修通了连接外面大市场的山区公路,改变了新民村历史以来封闭落后的状态,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时代!”

“总结得好,但不够准确。”站在身后的一位后生哥,大声地说。我立即回头去看,这是一位壮实如山的后生,国字脸,剑型眉,宽厚的肩膀,挺立的胸膛,俊秀的外表,儒雅的气质。

莫书记赶紧介绍:“这位是新民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赵进文同志。”我站起来,与赵书记紧紧地握手,表达由衷的敬意:“赵书记,久仰您的大名!您刚才说,总结得好,但不够准确,是什么意思,可否细说?”

赵书记为人豪爽,快言快语:“黄老书记带领全村群众修通了公路,开启了新民村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新时代,这是事实。但是,直到2015年新民村开展精准扶贫识别时,贫困发生率高达61%,仍然是深度贫困村。”

“啊?那您说说,新民村共同富裕道路是怎么开辟起来的。”

“2018年1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瑶族支系‘土瑶’群众深度贫困状况亟待扭转》一文上作重要批示,明确要求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土瑶’群众走上共同富裕道路,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在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新民村全面实施了三年行动方案。”赵书记一口气,就说了一大段。

“能否放慢语速,详细地介绍一下三年行动方案?”我诚恳地请求。

“三年行动方案,就是《贺州市平桂区‘土瑶’聚居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规划(2018-2020)》《贺州市平桂区‘土瑶’聚居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它明确按照人均一亩茶,户均两亩姜,村均万亩杉的产业发展规划,在平桂区6个‘土瑶’村扶持发展了优质茶8575.8亩,大肉姜6824.49 亩,杉树 12.44 万亩,不断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同时,探索建立产业+企业(扶贫车间)+村集体+农户(贫困户)的利益共同体,参与共同体发展的‘土瑶’群众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真正实现了稳就业、保增收。最后,通过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实现 668名‘土瑶’劳动力在广东稳定就业;创建扶贫车间带动164名‘土瑶’劳动力返乡创业;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实现172个‘土瑶’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

“三年行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土瑶’深度贫困面貌从此得到哪些改变呢?”我关心方案实施的实际成效。

“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使‘土瑶’于2020年底实现了整族脱贫,并在五个方面实现了新的飞跃:一是义务教育新飞跃,累计投入1.91亿元,建设贺州市民族学校,根本改善6个‘土瑶’行政村小学和9个教学点的办学条件,解决了796名‘土瑶’学生就读问题。2018-2020年,‘土瑶’聚居区有18名学生考上本科院校,有23名学生考上大专院校,有87名学生选择就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二是基本医疗新飞跃,累计投入 1.09亿元,新建平桂区人民医院,扩建‘土瑶’村所在的沙田镇、鹅塘镇卫生院业务用房,真正做到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镇、大病有保障。三是住房安全新飞跃,累计投入 335.9 多万元,帮助105 户‘土瑶’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投入16.88亿元,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个,帮助294户1896名‘土瑶’贫困群众挪穷窝。四是饮水安全新飞跃,累计投入1177.38万元,在6个‘土瑶’村实施了6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土瑶’聚居区6200多人饮水安全问题。五是基础设施新飞跃,累计投入资金 13535.71 万元,‘土瑶’聚居区路、电、网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我为“土瑶”山乡实现跨越发展而高兴,更为“土瑶”人民实现共同富裕而自豪,但我还想听听富起来的“土瑶”人民的心里话,于是又问:“赵书记,‘土瑶’的整体脱贫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全面实现,说明了什么?”

这次,赵书记没有马上回答,他思考了一下,才给出了答案:“这个问题,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问过我,广东游客也问过我。我是这样回答的:‘土瑶’的整体脱贫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全面实现,说明三个事实:一是没有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没有‘土瑶’人民幸福的生活。二是只有守住绿水青山,建设金山银山,‘土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有可靠的基础和根本的保障。三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建设粤桂帮扶企业,有利于推动‘土瑶’山乡‘东融’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

听了赵书记的介绍,我对“土瑶”第三代领导班子的工作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点赞之余,我向莫书记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莫书记,您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土瑶’三代村委领导的闪光足迹?”

莫书记先是用瑶话和赵书记、海兰商量一番,然后代表他们回答我提出的问题:“以盘少明为代表的‘土瑶’第一代村委领导,开山种茶,发展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瑶山,用实际行动报答党和毛主席的恩情;以黄春胜为代表的‘土瑶’第二代村委领导,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主动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大潮,推动瑶山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赵进文为代表的‘土瑶’第三代村委领导,克难攻坚,啃下硬骨头,‘土瑶’整族脱贫,实现了‘土瑶’山乡一步跨千年的复兴梦想,用建设成就感恩党、感恩社会、感恩新时代。”

掌声响起来,大家的脸上都绽开了灿烂的笑靥。

当太阳西斜、晚风吹拂的时候,我与莫书记、赵书记、海兰姑娘等一一握手告别。五星红旗在新民村民族广场上高高飘扬,这里是党领导下已经实现全面脱贫的“土瑶”山乡。舍不得这绿水青山,更舍不得这勤劳勇敢的“土瑶”人民,我大声地对莫书记说:“金秋时节,我将带着家人和友人,前来参加‘土瑶’文化节,见证伟大时代里‘土瑶’山乡一步跨千年的生动景象。”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