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对广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出了殷切期望。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广西各族人民昂首阔步新征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齐心协力建设各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各民族互嵌融居的守望相助和谐家园、各民族共建共治的边疆稳定平安家园,扎实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在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这首广为传唱的广西歌舞剧《刘三姐》主题曲《山歌好比春江水》,凝结了几代人的记忆。
多年来,广西把散落在“乡间地头”的各民族民歌收集整理,经过艺术加工,打造成为一个广为传播的文化现象,“刘三姐”也因此成为广西闪亮的文化名片。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在广西,民歌成为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民歌文化”是广西多年来着力打造的文化品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应运而生,向全世界展示了广西团结和谐、开放包容的壮美新形象。
持续打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刘三姐”等特色品牌,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获准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获得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荣誉,壮族天琴艺术、北海贝雕、瑶族祝著节等10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一批反映民族团结进步的文化精品力作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让各族人民的好日子千人唱万人和,天天放在歌里过。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