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族宗教动态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临桂两江多措并举绘就民族团结新画卷
罗城加强肉牛养殖助力乡村振兴
短讯
大化绽放民族团结之花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2年6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化绽放民族团结之花

 

近年来,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始终牢牢把握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努力为全县促进民族团结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的每一环节,践行于法院工作的各个方面,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大化法院加大对少数民族群众法律知识的普及力度,开展“送法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宣传各类法律法规,解答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援助;同时,将有关法律法规摘录下来印制成宣传材料和“诉讼服务卡”,在少数民族聚集区进行张贴、分发,通过法律宣传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引导少数民族群众自觉自愿采用法律途径解决争端。该院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少数民族儿童送去法律知识,增强少数儿童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及民族团结观念。

因大化瑶族自治县壮瑶少数民族人数众多,干警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与壮瑶同胞语言沟通不畅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难题,该院抽调熟悉当地民风民俗、精通壮瑶方言的法院干警,成立了都阳双语巡回法庭,将“法言法语”通俗化、本地化,给了壮瑶同胞一份都听得懂的公正。都阳双语巡回法庭的创建不仅能够稳妥地处理涉及少数民族案件,并且在诉讼过程中坚持做到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风俗,并且邀请少数民族同胞担任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涉及少数民族纠纷。在日常生活中,大化法院干警积极与少数民族群众拉近距离,成为少数民族群众当中最好的知心人,拜访请教“族老”“瑶王”等少数民族群众心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向他们普法,并发展他们成为人民陪审员。“族老”“瑶王”等少数人民陪审员每人一年调解族内、村内、屯内纠纷事件高达50多件以上,案件总数高达700多件,极大程度地减少了基层人民法庭办案量,践行了纠纷不出屯,矛盾不出村的理念。

同时,该县人民法院全面落实“一村一法官”工作机制,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社情民意,扎根于基层,用真情服务人民,真正拉近法官与少数民族群众的距离,让少数民族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真正打通服务少数民族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大化法院吸收少数民族同胞担任人民陪审员就有72人,其中瑶族同胞16人,其他少数民族同胞56人。

(苏湘红 蓝将屹)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