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陆照德)6月22日上午,记者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的“奋进新征程·健康广西这十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2-2021年,广西主要健康指标实现新突破,健康广西建设格局基本形成;将持续实施人才强卫战略,完善服务人口老龄化与优生优育政策,促进广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2012-2021年,广西人均预期寿命从75.11岁增至78.06岁;孕产妇、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16.51/10万、5.65‰、7.89‰大幅下降到8.8/10万、2.67‰和4.07‰,持续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区每千人口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护士数分别从3.22张、1.49人、1.63人大幅增加到 6.33 张、2.62 人、3.62 人。广西还全面消除疟疾,圆满完成第一轮、第二轮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艾滋病抗病毒覆盖率、抗病毒治疗成功率保持在90%以上。
广西卫生健康领域取得这些成就,离不开强大的“人才库”支撑。广西持续实施人才强卫战略,激发人才活力,强化引才“磁场”,厚植创新“沃土”,将通过建高地、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医疗卫生人才“下沉、流动、共享”新格局。通过以职称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完善基层卫生健康人才激励机制,合理保障基层医务人员薪酬水平,破解制约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难题。
广西老龄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预计到2030年,广西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1000万人,老龄化率超过20%。针对这个问题,广西将提升老年健康服务供给、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延缓功能衰退,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同时,通过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来破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早在2019年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就签订共建国家民族地区妇幼健康示范区协议,努力打造母婴安全、儿童健康、出生缺陷防治、互联网+妇幼健康“四大示范工程”。通过全面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和孕产妇分级管理,完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体系,努力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优化生育全程服务。通过实施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儿童出生缺陷全过程的“16免4补”惠民政策,有效减少重症缺陷患儿出生,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通过实施夫妇免费地贫初筛、初筛阳性夫妇免费复筛、双阳夫妇免费基因诊断、高风险孕妇免费产前诊断、重症地贫胎儿免费医学干预等五项免费技术服务惠民政策,努力减少重症地贫患儿出生……经过2年多的努力,全区妇女儿童健康工作取得新成效。
下一步,广西将着眼于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与推进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假期用工成本分担机制,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力争到2025年,孕前优生检查率不低于90%,产前筛查率不低于85%,全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不低于4.5个,主要健康指标保持优于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