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是著名的热带水果,被称为热带水果之王。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地处北回归线,地形酷似一只芒果,与芒果结下了不解之缘。1996年,田东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芒果之乡”荣誉称号,芒果是田东县的支柱产业,该县右江河谷部分农户依靠种植芒果脱贫致富,迈上小康之路。
吃过芒果的你,见过漫山遍野的芒果花么?阳春三月,右江河谷芒果花次第开放,循着浓浓的芒果花香,我们来到右江北岸的田东芒果第一屯——林逢镇林驮村那王屯。该屯原本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屯,因连片种植6000多亩无公害芒果,建立芒果标准示范基地而名气飙升,田东县首部产业发展与文化形象相结合的微电影《芒果之恋》就是在这里取景拍摄的。
那王屯农家依山而建,潺潺的小溪流过屯前,鱼翔浅底;独木成林的千年古榕盘根错节,绿油油的树冠犹如一把擎天巨伞遮天蔽日,把周边上百平方米的区域遮盖得严严实实;近百幢别墅式农家小院掩映在绿树丛中,山坳间和田野上的晨雾飘飘渺渺,仿佛让人来到世外桃源。
行走在春天的那王屯里,树影婆娑,翠竹、木棉、芭蕉、黄皮果等树木随处可见,芒果花金黄灿烂,那丝丝缕缕的花香沁人心脾,熏醉行人。在屯东头千年古榕园景点旁边,有一个水石明净、波光粼粼的小湖,小湖以屯名命名,曰:“那王湖”,湖边有十几个钓鱼台,钓手们坐在台上,全神贯注地在垂钓。离那王湖不远,几处农家乐在开门迎客。
望着眼前这座风景秀丽、富裕文明的村庄,我想起了18年前来过这里的情景。那时,屯里的大部分房子还是砖瓦结构,甚至是土坯房;为数不多的砖混房也没有抹上水泥浆,粗糙的红砖裸露在外格外刺眼;厕所、牛马猪鸡鸭圈散乱地建在房前屋后很不雅观,难闻的粪便味随风往鼻孔里钻;屋角、台凳、饭桌到处爬着苍蝇令人悚然;屯里狭窄的泥巴路每逢下雨便泥泞湿滑难以抬脚。如今,那王屯面貌焕然一新,整洁的水泥路顺着山势蜿蜒到各家各户,装饰一新的小洋楼像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房屋立面墙各种颜色的瓷砖和屋顶琉璃瓦泛着微光,村庄主干道两边林立的太阳能路灯错落有致,家家户户门前停放着小轿车、皮卡车……
车子穿过屯里,沿着宽阔的环山水泥路向芒果基地最高点驶去。基地公路像一条长龙往前延伸,汽车在绿意盎然的芒果林里蜿蜒盘旋,不一会儿便到达坡顶。坡顶有个观景台,是观赏芒果基地的最佳点。我们站在观景台上环顾四周,连绵的山坡、金黄的芒果花、褐色的农田、绿树丛中的农家小院映入眼帘;漫山的芒果树花满树冠,葳蕤压枝,如云似锦,满天铺开,像一场流光溢彩的视觉盛宴。那王屯芒果基地及周边的东养、德利等村3万多亩芒果林连绵起伏,仿佛一片林海,蔚为壮观。
三月,芒果树进入盛花期,今年芒果花开得特别多,一丛丛、一簇簇地挂满了枝头,给芒果树披上了金黄色大衣。芒果花的花苞如米粒般大小,偶尔飘来一阵微风,芒果树下洋洋洒洒地下起了一片花雨,山坡像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我们徜徉在芒果树下,踏着松软的花瓣,闻着淡淡的花香,醉在迷人的花海里。芒果花香招来了一群群蜜蜂,它们三五成群,穿梭在芒果树丛中采花粉,酿出溢满芒果香味的蜂蜜。
山坡上,果农们正在给芒果除草、施肥。在观景台附近,我与一位果农拉家常,聊到他家芒果种植情况时,他自豪地说:“我家种了30多亩芒果,年纯收入20多万元,靠卖芒果的收入,我建起了楼房,并买了小车。”
闲聊中,这位果农给我讲了一件趣事:“每年县里举办芒果节,屯里也搞芒果宴,安排座位时,种植芒果年收入30万元以上的人坐一桌。”说这话时他语调低沉,脸上露出些许失落的神情。显然,他在为自己未能坐上代表最高荣誉的那一桌而感到不开心。“老乡,你哪时才能成为30万元那一桌的座上嘉宾呀?”我打趣道。“我再努力一把,加强护理,多施肥,提高芒果产量和质量,今年坐上那个位置应该没问题。”他仰起头来,信心满满地看着我说。
饱览了芒果基地胜景后,我们返回那王屯古榕园赏景。那王屯因千年古榕显得古老神秘,因种植芒果名扬田东,因风景优美吸引游客。这里集现代特色芒果产业和乡村旅游于一身,旅游产业成为该屯助农增收、引领发展的新引擎。那王芒果示范基地成为2017年第十二届世界芒果大会现场参观点,得到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游客的赞许。世界芒果大会后,该屯经常有游客慕名而来“打卡”,领略乡村清新自然的美景。
“芒果屯里芒果多,芒果带来金窝窝。阿哥阿妹来摘果,年年相约那王坡。”临别前,忽闻芒果山上传来情意绵绵的嘹歌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返程路上,我频频回望车后的芒果基地,依依不舍地告别那王,告别那开满芒果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