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打造“刘三姐”铁路客运服务品牌

来源: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

作者:吴祖伍

发布时间:2022-01-13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宁局集团公司”)在服务文化建设中大力加强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打造了“刘三姐”服务品牌集群,推动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提供精神动力。

  构建独具特色的理念文化。聚焦“刘三姐”勤劳智慧的个性特点,融合了广西地域文化特色和铁路客运服务特点,各车务站段通过长期实践,总结提炼了“服务与山水同美、旅途与文化相伴”“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等服务理念31条,为“刘三姐”服务品牌建设立心、铸魂。全体客运干部职工把满足旅客对美好旅途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践行服务理念,为旅客提供“有温度”的服务,获得旅客广泛认可,截至目前,共收到锦旗857面、感谢信3598封。在持续深入实施客运提质计划和复兴号品牌战略中,坚持开展学标对标达标活动,不断升华服务理念、规范服务行为、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设施,以品牌创建推动客运提质,2017年至2019年,南宁局集团公司连续三年旅客发送量超过1亿人次。

  形成严谨规范的制度文化。南宁局集团公司党委先后印发了加强服务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刘三姐”客运服务品牌管理办法,为打造“刘三姐”服务品牌提供了制度保障,并督促各车务站段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企业文化和“刘三姐”服务品牌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制度文化。通过制度明确服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内容、主要措施和组织保障;对“刘三姐”客运服务品牌建设的总体原则、设置要求、服务项目、服务标准和日常管理作出了规定,为各车务站段推进品牌建设有章可循。通过办法确立解答问询、引导服务、常备非处方药等6个方面的基本服务项目,提出“五心”服务标准,建立重点旅客服务台账,各车站服务台之间、车站与地方客运交通企业之间的服务联动机制,为旅客提供接续服务。

  践行知行合一的行为文化。每年聘请区内外高校教授为职工培训服务礼仪、服务技能、服务方法和壮语歌曲、壮族舞蹈、少数民族语言等,提升职工工作技能和服务水平。组织职工到南宁饭店、广西机场管理集团和兄弟局集团公司观摩学习,学习借鉴优秀企业品牌建设经验。每年壮族“三月三”等广西特有节日和春节等传统节日,在南宁东等车站和Z5/6次等主题文化列车上开展“山歌唱响文明行”快闪活动,邀请第五代“刘三姐”饰演者王予嘉唱山歌,展示品牌良好形象。坚持以榜样为灯塔照亮品牌发展之路,开展“新时代·铁路榜样”“广西最美铁路人”“金、银、铜牌刘三姐”选树宣传活动。近年来,先后培育了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自治区“三八红旗手”唐映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自治区劳模刘玉生等先进典型。

  建设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设计由“刘三姐”的汉语拼音“LIUSANJIE”组成飞速向前行驶的动车、“刘三姐”3个汉字、盛开的桂花和刘三姐侧脸照组成的品牌标志,标志颜色分别由代表铁路的经典蓝色、代表生命的绿色、代表爱心服务的红色、代表智慧和活力的黄色组成。注册了“刘三姐”映梅服务台等8个品牌商标。在南宁、南宁东、柳州等24个车站设立了“刘三姐”服务台,为旅客提供预约服务、列车问讯、进站引导等多项特色服务,打造了包括“刘三姐”漓江情、“刘三姐”侗乡情、“刘三姐”瑶乡情在内的一批车站服务品牌集群。建设了“刘三姐”文化教育基地,打造了Z5/6次“刘三姐号”等7个主题文化列车品牌,投放印有“刘三姐”标志的枕头方巾、座椅靠垫、桌布,节假日在车上唱壮族山歌、跳壮族舞蹈、抛绣球等,展示广西地域文化特色。(吴祖伍)

编辑:韦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