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档案馆: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上展现档案新作为

来源:广西民族报

作者:范岐山

发布时间:2021-12-17

  2021年4月25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这是对广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高度评价,更是期盼和重托。8月27日至28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入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道出实现民族复兴不可或缺的密码。近年来,自治区档案馆用好用活这个密码,将档案工作深度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突出民族工作专题,抓好民族档案的收、管、用、研各项工作,通过整合档案资源,繁荣和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在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档案人的新担当、新作为。

  一是开展专题征集,为记录好、留存好民族传统文化提供有力保障。面向社会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宗教人士等,通过网络公告、信函征询、实地采集等多种渠道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档案专题征集。截至目前,共征集采集了31个市县190个项目的传统文化档案资料,包括壮族“三月三”、瑶族盘王节、仫佬族依饭节、宾阳炮龙节等民族重大节日,天琴艺术、铜鼓习俗、花山壮拳、破网上刀山、京族独弦琴、毛南族花竹帽编织、苗族服饰制作、钦州造船、神蜉酒制作等一大批音乐、舞蹈、美术、体育、医药、制造等各类传统技艺、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馆藏民族档案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和丰富。二是加强专题汇编,为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供资政参考。编辑出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纪实》,参与编辑《团结进步 共创辉煌》,与自治区民族宗教委员会联合,挑选馆藏有关民族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的档案,分综合、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干部、民族地区土改与互助合作、民族政策检查、民族地区生产与贸易、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卫生和民族地区生活福利八个大类,按时间顺序以档案汇编反映广西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历程。在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4月视察广西之际,精选7份民族工作档案及时向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报送,为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等方面提供决策参考。三是办好专题展览,为宣传展示多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成果提供生动教材。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作用,通过深挖馆藏民族档案资源,倾心打造系列民族档案基本陈列展览。先后举办《昨日重现——百年老物件展》《民族团结之花——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档案图片展》《神奇魅力广西——民族风情风光档案资料展》,用档案资料、图片、服饰、老物件等全景式、多层次展现新中国成立后广西的民族区域自治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史、12个世居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风貌、秀丽风光及民俗文化。四是加强专题研究,为管好用好民族档案提供理论支撑。先后在都安、凭祥召开少数民族档案学术研讨会、边境地区档案会议,就保护和开发少数民族档案、边境地区民族档案进行深入交流探讨。积极参与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组织开展《广西民族档案资源的数字化挖掘与利用》项目研究,并通过国家档案局专家组验收,馆干部撰写的《广西民歌档案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作用》论文在国家档案局重要期刊刊发,《广西档案馆藏突出民族特色初探》收入国家档案局论文库,《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前的民族区域自治工作》《中央访问团与广西的民族区域自治》等12篇论文刊发于《当代广西》杂志。通过加强民族档案专题研究,不仅为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提供了参考材料和重要依据,也为广西的民族档案基础理论研究、资源体系建设等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自治区档案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发挥档案部门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广西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全区各族人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维护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了档案力量,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编辑:韦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