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西民族报
发布时间:2021-10-29
开栏语: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评价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并勉励广西“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自治区党委作出“巩固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战略部署,广西民族工作踏上新的征程。新征程上,我区民族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简称“委员单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全面展示委员单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大团结方面的新姿态、新担当、新作为,本报特别策划推出《同心共奋进 携手促团结——新时代民族工作高端访谈》,对委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书面采访。
自治区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自治区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兼)杨焱
记者:“十三五”时期,自治区水利厅在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支持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方面采取哪些措施?成效如何?下一步如何促进其加快发展?
杨焱:“十三五”期间,自治区水利厅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围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民族地区水利发展目标任务,充分发挥水利行业职能作用,切实加强资金和政策倾斜力度,有效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水利高质量发展。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民族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21.87亿元,有效保障了民族地区水利建设资金需求。列入国务院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落久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有效促进融水苗族自治县等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百色水库灌区、驮英水库及灌区及其他江河整治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为百色、崇左、防城港等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边境地区提供有力支撑。
供水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针对民族地区饮水安全等方面短板,在安排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资金等方面重点向64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市、区)倾斜支持,共落实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资金32.26亿元、工程维修养护资金2.08亿元,分别占全区资金总量的81.2%、65.2%,截至2020年底,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6%。
民族地区水利扶贫工作圆满完成。贫困地区水利投入倾斜力度持续加大,投入54个贫困县的自治区级以上水利资金占全区比例达62%,有效支撑了脱贫攻坚工作;贫困地区防洪薄弱环节治理深入实施,贫困地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进一步提升,有效保障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动新时期广西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自治区水利厅将持续围绕保障民族地区对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需求,从防洪、供水、水生态等方面多点发力,努力推动民族地区水安全保障水平再上新台阶。
编辑:韦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