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观侗乡”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2-01-20
近日,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文学分会、广西侗学会联合主办,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庆祝建党100周年桂湘黔地区长征文化研讨会”在龙胜各族自治县举行,来自桂湘黔80多名侗学专家、学者、作家参加研讨会。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壮丽的英雄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巍峨的丰碑。中央红军进入桂湘黔毗邻少数民族地区的历程是红军长征英雄史诗中的重要篇章,是桂湘黔毗邻少数民族地区红军长征文化的核心资源。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如何挖掘和传承长征文化,弘扬长征精神,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健康发展,是新时代必须走好的“新的长征路”。
会议专题研讨了红军长征经过桂湘黔毗邻少数民族地区的长征史实故事、少数民族文化,描绘了桂湘黔毗邻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建设运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弘扬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推动乡村振兴的蓝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充分研究与探讨,达成了以下几个方面共识:
一、诠释好红军长征过桂湘黔毗邻少数民族地区的长征故事。红军长征过桂湘黔毗邻少数民族地区,留下很多生动的感人故事,我们既要讲好湘江战役、遵义会议、黎平会议、通道转兵、侯场整编等促进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重大历史事件,也要讲好半床被子、龙坪救火、飞行会议、“两河口”阻击战、莲花桥阻击战、小水战斗、橘园谈话、一件毛衣等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长征故事,还要充分收集整理好各地区民间流传还没有留史记载的长征故事。
二、桂湘黔毗邻地区是党的民族政策提出和成功实践的地方。红军长征足迹踏遍西南和西北的湘、桂、黔、滇、川、康等14个省,经过了苗、瑶、壮、侗、彝、藏、回等十几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一半多的时间征战在少数民族地区,共经历了桂北多民族地区、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黔东少数民族地区、四川彝族地区、川滇康青藏族地区、陕甘回族地区等多个民族地区。桂湘黔毗邻地区是党的民族纲领、民族政策,由理论进入成功实践的阶段,对我党在长征及今后各个时期,实施的民族团结政策,产生了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在党的民族政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三、深入开展红军长征过桂湘黔毗邻地区的系统研究,加强对红军长征遗址的文化保护和文物征集。红军长征经过桂湘黔毗邻地区,留下了许多红色的历史痕迹:中央机关及红军驻址、会址、红军事电文、红军渡口、红军烈士墓、红军路、红军桥及红军物品等等战斗遗址,红色历史遗迹较多;军爱民、民拥军的红军与少数民族群众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十分丰富,是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各地区要尽快做好红军长征过桂湘黔毗邻地区主要遗址的认定,实施立法保护,促进红军长征文化的开发利用。
四、加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桂湘黔红军长征文化长廊。要充分挖掘与桂湘黔毗邻地区相关的红军长征文化资源,有差别、有梯度地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以党的民族政策首次成功实践为主题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各地区对红军长征文化资源进行差异化文化包装,把党的民族政策成功实践、红军团结再出发、伟大的转折等长征文化品牌融入其中,打造出山水相连、独具特色的桂湘黔红军长征文化长廊。会议建议:每年12月举行“红军长征过桂湘黔主题纪念活动”。
五、在桂湘黔少数民族地区红军长征文化成党史教育、研学游的经典大课堂,推动红色旅游的开发。红军长征过桂湘黔少数民族地区,鲜明地再现了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力量,诠释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真谛,给人启示和震撼,各地区要大力推出系列相关文史资料、电影、电视剧等文化产品,培育长征节庆活动、长征会议会展、长征在线体验等公益性长征文化旅游业态,把红军长征过桂湘黔地区的红色文化推向党史教育研学课堂、红色文化旅游第一线,成为党史教育的经典大课堂,变成旅游致富路,让红军精神代代相传,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阔步前行。
六、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推进桂湘黔少数民族地区整体发展。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桂湘黔少数民族地区要抓住机遇,采取行政、经济、文化措施,紧密协作,整合资源,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编辑:韦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