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融水苗族自治县县委统战部
发布时间:2021-12-15
近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县委统战部强化工作措施,加强民族社团管理,努力把少数民族社团凝聚到党和政府周围,少数民族社团忠实地履行民族社团的宗旨和义务,民族社团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各项工作进展有序,社团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发挥部门职能引领作用,多方推动成立民族社团组织。在县委统战的指导推动下,积极吸收接纳社会各方加入民族社团,先后成立了苗学会、瑶学会、侗学会、苗歌协会、芦笙协会。其中,芦笙协会已有安太、安陲、香粉、四荣、大浪、白云、红水、拱洞等乡镇15个芦笙分会,民族文化社团队伍的不断壮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在繁荣发展民族文化方面无暇顾及的领域。
二是很抓制度建设,确保民族社团工作规范有序。一方面,要求民族社团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依法依规理会,各社团修改完善本会章程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求民族社团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自觉接受业务主管部门管理部门指导和管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发挥学会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促进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和完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方面的积极作用。目前民族社团会员思想稳定,社团内部管理规范有序。
三是精准科学工作定位,引导民族社团量力而行有效开展民族文化收集整理工作。由县委统战部分管领导牵头,多次召开民族社团班子成员参加的专题会议,专门研究民族文化挖掘、收集整理和传承工作。要求民族社团工作中要站好位置,做到不缺位,不越位,科学谋划,合理安排,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挥本会理事会智囊团的作用,集思广益,有侧重地开展工作,积极围绕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建言献策,为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贡献力量。2021年1月至11月,《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歌选》(第五辑)收集基本完成,待组织人员审稿出版;融水瑶学会红瑶(亦称花瑶或称巴哼,下同)分会卜玉杰、唐忠万、李世福、刘长绿、卜万青、代文同、蓝剑明、兰荣兴、凤生保、刘长忠等同志收集的《融水红瑶特色村寨》、《融水红瑶姓氏族谱》已整理出初稿,目前正在组织人员审稿,该分会会员收集的《融水红瑶迁徙初探》已完成初稿;大浪镇苗学分会会员撰写的《苗族传统酒曲制作文化》已完成初稿。
四是提供经费保障,确保民族社团工作正常运转。县委统战部积极争取上级民族资金,民族文化社团办公经费逐年上升。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支持民族民间社团及赞助各乡村寨民族节庆活动工作经费达400多万元。
五是文化阵地规范化、活动多样化,创新宣传载体弘扬本地优秀民族文化。一方面,县委统战有计划地开展民汉双语教学、民族文化收集整理和民族理论及政策等知识的培训,通过经常性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民族社团广大民族文化爱好者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收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鼓励会员积极撰写文章,择优刊登在《苗学会》这个宣传阵地上,达到相互学习交流的目的,自苗学会成立以来,《苗学会》已出版第四辑。此外,多渠道筹措资金,将苗族古歌古辞发到苗族各乡村和各单位,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以立石碑形式别具一格向世人展示苗族优秀传统文化。(陈忠德)
编辑:韦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