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西民族报
发布时间:2021-11-05
基地副教授陆春红:
全区民族工作会议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广西民族工作的方方面面,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对促进广西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基础上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为推动新时代广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共识。
为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中央和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我基地组织研究成员认真学习两个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也结合基地的研究方向和宣讲主阵地的特色提出了几点建设意见和建议:
一是开设特色培训课程。根据南宁市干部培训工作的需要,南宁党校在充分整合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的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依托南宁市各方面的资源,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团队,牢牢把握讲好广西民族团结故事这个核心,科学设置、编写培训综合课程和专业课程,从2022年开始,每年开发1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党校专题课,培训以课堂教学和现场观摩为主。在南宁党校所有主体班次中适当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并主动承担社会宣讲的责任。
二是建设专兼职教学科研团队。研究基地以南宁党校师资队伍、民族理论专家、民族事务干部为主要师资力量,协调各有关部门,整合各类民族事务部门的资源,建立一支具有民族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和科研工作。
三是建设广西民族团结故事案例库。在自治区、市两级民宗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加强教研部门与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组织力量,编写出具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广西民族团结故事案例库。从2022年开始,每年挖掘2—3个典型案例,邀请案例的当事人走上党校讲堂进行先进事迹宣讲。
四是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以南宁市华强街道和武鸣区为依托,从2022年开始,每年开发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作为南宁党校主体班次有关民族理论政策课程和市委统战部管理主体培训班的实践基地。
五是建立交流机制。南宁党校与自治区、市级民宗委定期或不定期对基地建设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与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组织相关研究人员多学科、多部门、多领域的合作,促进与外省、市的交流互鉴,通过交流学习促进创新更多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先进经验。
(本报记者 韦尚雄 韦颖琛)
编辑:韦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