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负责人、专家

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师范大学研究基地

来源:广西民族报

发布时间:2021-11-05

  基地首席专家、教授张积家:

  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8月成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校党委书记邓军任理事长,副校长孙杰远任院长,我通过人才引进成为该研究院首席专家(编注:张积家教授为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务院津贴,是我国民族心理学的学科带头人)。研究院下设民族团结进步、民族教育、民族语言文化心理、民族文学艺术四个研究中心。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发挥学校在教育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学、法学、中国语言文学、社会学、艺术学、体育学的优势,协同攻关。同时积极吸引人才,打造民族理论研究的高水平团队。一批高水平的民族理论专家正在商调中。

  在研究选题上,基地聚焦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结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影响因素,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教育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西经验和广西智慧,广西的民族文化(如壮歌)、古代遗产(如灵渠)、近代遗产(如百色红色圣地、昆仑关战场遗址、镇南关战场遗址)在塑造广西民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扶贫工作前后广西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变化等。

  基地近年来在民族理论特别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面取得以下成果:

  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领域,12项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支持,基地主任、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杰远在《教育研究》上发表论文《论民族文化心理场及其教育意蕴》《论教育促进民族文化心理场形塑》《论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认同逻辑与教育支持》《论民族地区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在国内产生重大影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

  在民族语言文化心理领域,4项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支持。本人出版110万字的《民族心理学》(上下卷),在国内产生重要影响。在《心理学报》发表《语言演变差异与族群/方言名称对族群信息加工的影响》《维吾尔族与汉族大学生在汉语歧义词消解中的语境促进效应及反应抑制效应》等10篇论文。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面,孙杰远的著作《个体、文化、教育与国家认同——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和文化融合研究》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本人在《民族教育研究》上发表的论文《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心理建构和影响因素》被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

  (本报记者 韦尚雄 韦颖琛)

编辑:韦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