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西民族报
发布时间:2021-11-05
11月1日,广西召开全区民族工作会议,会议在广西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这次全区民族工作会议,是一次紧跟中央步伐,扎实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的大会。刘宁书记的讲话,通篇贯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穿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要求,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和全区各族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崇高政治品质,为做好新时代广西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自治区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兼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班忠柏说,作为党委和政府做民族工作的具体职能部门,自治区民宗委将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严格贯彻落实刘宁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全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落实落细落地。
班忠柏强调,我们要以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为统领,更加关注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格局、“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深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等重点工作,奋力在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服务助力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及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等五大方面取得新突破,奋力推进新时代广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共同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磅礴力量。
“全区民族工作会议,给我们深刻理解、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多举措加强民族地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自治区人社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处长蔡玉梅热情洋溢地说,全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将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打好“引育留用”组合拳,释放事业单位人才资源潜能,为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管理、人员聘用等工作的政策措施,深入落实公开招聘工作中对少数民族报考人员的倾斜政策;同时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中的积极作用,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的良好政策环境;落实各类人事人才政策向基层一线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的政策导向,引导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各类科研人员向边疆民族艰苦边远地区和乡村地区流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想急,解群众之所难,让各类事业单位人才建设壮美广西更有信心,更有奔头。”蔡玉梅如是说。
“广西作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也是名副其实的非遗资源大省,现有70个国家级非遗项目,914个自治区级非遗项目,民族元素、民族融合气息浓烈,深刻反映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自治区文旅厅非遗处处长周建洪介绍说,“全区民族工作会议结束后,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等文化场馆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作体现新时代精神风貌的少数民族文艺作品;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尤其是边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夯实保护基础,提升民族文化品牌影响力,让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增强广西旅游魅力,让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推进我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
南宁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孙红梅表示,该校现有学生1237人,其中壮、苗、瑶、仫佬、蒙古等13个少数民族学生580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46.9%。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要内容,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学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广西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试点学校”“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并于今年成为国家民委城市民族事务依法治理基层联系站。
孙红梅说:“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开展‘我们都是一家人’系列教育教学活动,拓宽教育模式,增强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载体,让民族团结进步观念深入全校师生心中,使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爱国、爱党、爱学校。”
中华中路社区毗邻南宁火车站,是众多外来各族群众落脚广西首府的第一站,居住着壮、维吾尔、满、瑶等20个民族的群众。中华中路社区党委辖13个党支部8个民族党员总计389人。今年8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后,中华中路社区宣传栏文字图片大幅刷新,让各族群众走过路过,感受党的民族政策新变化。
南宁市中华中路社区党委书记谢华娟说:“11月1日全区民族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及时组织学习传达会议精神,党员干部今后服务社区,将深刻理解、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利用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党群服务中心、民族之家、民汉双语培训基地等平台,解决少数民族同胞‘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各族群众深入交往交流交融,顺利融入南宁生活。”
2021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年,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陈双村党总支书记韦炳录敏锐感受到民族政策对民族地区的重大影响。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陈双村居住着壮族、汉族、毛南族、苗族、瑶族、水族、布依族等11个民族共905户3280人,其中移民460户1803人。全村有毛南族、苗族、水族、瑶族等各民族党员共93人。
韦炳录表示,陈双村将以广西全区民族工作会议为契机,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文化活动内容,提升乡村文化活力,树立文明、和谐新风尚,发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引领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增强各民族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亲临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考察,走进广西善元食品有限公司,从中央厨房到包装车间,实地察看螺蛳粉生产流程,称赞“螺蛳粉就是特色,抓住大家的胃,做成舌尖上的产业”。这让公司各族员工倍感温暖,备受鼓舞。
“11月1日全区民族工作会议召开,我们公司员工通过学习,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到公司时的音容笑貌与谆谆话语,让我们更加明白,各民族同胞能融洽相处,过好日子,离不开党的民族平等政策。”广西善元食品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潘朝英热情洋溢地说,广西善元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是一家以研发、生产、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食品企业,主营预包装袋装螺蛳粉方便食品,现壮、汉、苗、瑶、侗、回、毛南族7个民族构成的356名职工,其中少数民族员工共有215人,占全体员工的60.3%。
“我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公司各项工作中,通过开展团建、技能比赛和人才培养等形式,引导各民族职工相互了解、尊重、包容、欣赏、学习、帮助,形成‘感情相融、心灵相通、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文化氛围,让各族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好螺蛳粉,让螺蛳粉上下游产业链成为促进各族群众增收致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鲜活故事,共同奔向美好生活。”潘朝英寄语道。
编辑:韦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