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推进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来源:广西民族报网

作者:莫蓓蓓

发布时间:2025-10-31

发布会现场

本报讯(记者 莫蓓蓓)10月31日上午,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广西推进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广西每年都将城市更新行动写入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大力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在改善民生福祉方面,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宜居这个基点,“十四五”以来,全区累计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约36.81万套、惠及83.58万群众,其中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19个,城市危旧房改造2.58万套,消除安全隐患、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改造城镇老旧小区7189个,推动73.58万户居民“旧居”焕“新颜”,新增停车位4.45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3461个、非机动车充电桩1.65万个,小区居住环境不断提升;改造后新增有物业管理的小区118个,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居民满意度不断提升,社会反响积极;更新和加装住宅老旧电梯3786部,有效解决老年人“上下楼”难题;推进34个自治区级完整社区试点建设,新增社区服务设施408个,通过补齐养老、托育、助餐、便民市场等社区服务设施短板,让群众生活更便捷、更舒适、更美好。此外,我们大力提升居住环境品质,通过盘活城市闲置、废弃用地建设“口袋公园”859个、城市绿道1878.21公里、儿童友好场所111片,开放城市公园绿地432块,在公园内增加乒乓球台、足球场地、健身设施共4000余处,让人民群众共享绿色舒适美好空间。

在筑牢城市安全防线方面,把保障城市安全作为城市建设的底线任务,聚焦城市地下管网改造、供水安全、污水处理、排水防涝、燃气安全等关键领域,持续推动城市安全韧性提升。“十四五”以来,广西累计完成建设改造燃气等地下管网13408公里;累计完成167座供水厂隐患排查整治,基本消除111段城市黑臭水体,全区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699.2万吨/日,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大力推进城市防洪排涝综合整治,搭建预警系统,发送提醒短信9.5万余条,成功防御多轮极端天气,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区公示易涝点402处,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治392处,整治率达97.5%。2025年城市内涝风险点较2023年减少230余处,“城市看海”现象得到有效遏制。2025年专项整治整改燃气安全隐患1.34万项,打击非法经营“黑气”行政案件118起、刑事案件17起,有效保障城市燃气安全。

在传承历史文脉方面,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融入城乡发展,让城市更新留住乡愁记忆,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36片历史文化街区已实现保护规划全覆盖。我们在自治区层面建成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信息平台,实现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监管;全面完成各设区市历史建筑“清零达十”任务:“清零”就是所有市县都公布有历史建筑,“达十”是每个市县公布的历史建筑数量达到10处或10处以上,目前全区新公布历史建筑 962 处、新增挂牌1134处、完成测绘建档1014处,三项增量均创历史新高。我们成功争取2个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入选国家文化传承发展“专精特新”工程项目库;完成历史文化名城及12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专项评估,其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评估获住房城乡建设部肯定;北海、柳州、桂林历史文化名城先后入选央视《文脉春秋》大型纪录片,充分展现广西历史文化魅力与保护成效,让更多人“看见”广西。

在凝聚各方合力方面,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鼓励产权所有人自主更新,加快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建设与运营。目前,全区8个设区市已出台城市更新实施办法;一批由社会资本参与的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精彩亮相,其中,桂林市阳朔糖厂改造的糖舍酒店项目和北海市冯家江湿地公园项目2个项目,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有不少群众主动参与改造方案讨论、工程质量监督,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将联合自治区各有关部门,加快推动出台广西持续推进城市更新五年行动方案,始终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在民生改善、安全保障、文化传承、协同共建上持续发力,持续把城市更新的“施工图”变成群众满意的“实景图”,真正实现“更新一座城,幸福一方人”,让宜居、安全、有温度的生活在“家门口”升级,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群众。

编辑:韦亦玮  复审:黄慧华  终审:蒙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