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西民族报网
发布时间:2025-09-05
发布会现场
9月5日,“奋发有为推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据悉,六年来,广西把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开放发展的牵引工程,坚持建通道和强运营齐抓,增效率和提质量同步,拓合作与促融合并举,通道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通道凝聚力、竞争力不断增强,成为带动西部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引擎。
破瓶颈,通道互联互通水平全面提升。广西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水运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能力运输通道加快形成。江海联通工程—平陆运河累计完成投资超过80%,明年建成后,将改变广西“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现状,使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全国第三个具有江海联运能力的大通道。黄桶至百色铁路正加快建设,2028年建成通车后,西线通道将全线贯通,四川等西南地区货物经北部湾出海,距离将缩短270公里以上;黔桂铁路增建二线计划今年9月份开工建设,崇左至凭祥铁路将于年内开通运营,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强枢纽,“千万标箱大港”目标指日可待。广西着力加强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通过能力,北部湾港国际门户枢纽功能加速显现。钦州港20万吨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防城港20万吨级散货码头、北海港邮轮母港等重大项目建成使用,可以实现30万吨级油船、20万吨级集装箱和散货船、15万吨级液化天然气船等世界主流大型船舶通航靠泊。目前,北部湾港共开通集装箱航线91条,实现东盟国家主要港口全覆盖,集装箱吞吐量从2019年的382万标箱增长到2024年的902万标箱,年均增长18.7%。今年1—7月,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55万标箱,稳居全国前十,年内有望实现“千万标箱大港”目标。
增效益,通道运营实现量质齐升。广西会同通道沿线省份共同强化货源组织,持续做大通道物流规模。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线路由最初的西部4省份4个站点,扩大到目前的中西部18省、163个站点,通道“朋友圈”不断扩大。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年发运量从2019年的11万标箱增长到2024年的50万标箱。今年1—7月,累计发运32万标箱、增长2%;中越跨境直通班列(经凭祥铁路口岸)累计开行1768列、增长65%,物流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拓合作,区域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近年来,广西引进了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中远海运集团等国际大型港航企业参股北部湾港建设运营,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合资成立海铁联运平台企业,打造港口、航运、铁路等龙头企业强强联合的建设运营模式。此外,广西与重庆、贵州共同推动以氢能重卡为核心的跨区域干线物流通道建设,今年4月已成功贯通并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加快构建,有效带动氢能源上下游产业发展。
促融合,陆海联动经济走廊加快形成。近年来,广西持续推动通道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打造高品质陆海联动经济走廊。平陆运河经济带加快建设,初步形成了新能源、绿色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等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主导产业。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引进了比亚迪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等投资超百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中柬(北海)产业园、广西—文莱经济走廊纵深推进,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构建。通道沿线省份经广西进出口贸易额从2019年的3448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6769亿元,增长近1倍。今年1—7月,贸易额达4463亿元、增长18%,通道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下一步,广西将围绕2035年全面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这一目标任务,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以人工智能赋能培育通道新质生产力,推动通道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让广西这片热土更“热”、通道更畅、产业更兴、开放更活。(本报记者 黄誉琦)
编辑:韦亦玮 复审:黄慧华 终审:蒙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