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西民族报网
发布时间:2025-02-26
发布会现场
2月26日,强化海事服务保障助力广西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广西海事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统筹发展和安全取得新成效,助力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持续深化治本攻坚,全力筑牢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底线。广西海事局通过“日排查、周小结、月分析研判”机制,加强涉客、涉危及新业态风险隐患治理,形成34项制度机制和指南,推广11项典型经验。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中,统筹推进15个专项行动,完成1800余艘旅游排筏和6600余艘农(自)用船登记造册。在共享共治格局方面,健全水上交通安全联席协调机制,深化粤桂琼海事航保区域联动。实施“一船一策”监管措施,优化通航环境,组织110场次应急演练,成功防抗超强台风“摩羯”和多次极端天气,安全转移受困群众536人,获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肯定。
持续挖潜提效降本,积极助力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目前,广西海事局服务平陆运河建设进度完成“双过半”,保障百色水利枢纽、桂江航道等重点工程建设,实现水上交通安全“三零”目标。同时,广西海事局还拓展了柳州锂电池“本地监装,抵港直运”机制,服务海上新业态发展。在促进水运物流降本增效方面,为RCEP成员国船舶开辟“绿色通道”,单船通关审批时间压缩至半小时以内。完成1100多艘次集装箱船舶“套泊热接”“船舶并靠”,节约待泊时间2.66小时,为企业节约成本超7000万元。长洲船闸年过货量达2.2亿吨,大藤峡船闸年过货量488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19%和19.6%。广西海事局还优化了北部湾船舶进出港交通组织,保障426艘2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安全通航。同时,广西海事局公布了11个开放泊位,保障第一艘吃水20.5米超大型油轮安全靠泊钦州港,助力北海国际邮轮母港开港,完成漓江船舶污染防治三年行动。
持续优化海事服务,以监管服务保障一体化助力高质量发展。广西海事局联合广东、海南海事局推出7项举措、4个配套指南和12项制度机制,升级北部湾“陆海空天”安全保障体系。在智能化监管方面,全面应用“海事通”APP和智慧海事系统,接入12座船闸、14套海上设施数据,补点建设24个视频监控点,试点5座智能化巡航无人机站。在规范执法方面,构建“大监督”格局,健全了42个履职体系,建立了768项现场执法标准。
下一步,广西海事局将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不断提升海事监管和服务保障水平,奋力向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交出满意答卷。(本报记者 张新怡)
编辑:韦亦玮 复审:黄慧华 终审:蒙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