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西民族报网
发布时间:2022-09-29
发布会现场
本报讯(记者陆照德)9月27日上午,记者从广西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2年7月底,广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163.56万人,比2012年增加1064.51万人。10年来,广西老龄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社会保障工作5项指标排名全国前10,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新增结余委托投资计划完成率在全国并列第1名。
广西是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最早、老年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截至2020年底,我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836.38万人,比2010年13.11%增长了3.58%。自2005年起,连续18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22年月人均调整增加119.71元;7次调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2022年提高至每人每月136元,65岁以上的人员提高至每人每月141元。10年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统筹推进各项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取得显著成效。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全区已建成100个县级以上示范性养老机构、150多个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全区各类养老服务设施总数达到1.28万个,养老床位总数达到25.2万张。2021年国家支持我区培疗机构转型养老项目45个,支持我区建设养老床位10981张,均占到全国总数的1/3。实施养老服务补贴和特困供养制度,高龄津贴惠及124.3万老年人,护理补贴和养老服务补贴惠及5万多老年人,18万特困老年人纳入政府供养范围,实现“应养尽养”。
老年健康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在全国率先出台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医养结合持续深化,到2021年底,全区有医养结合机构167家,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人员1.6万人,总床位4.75万张。全区一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开设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率达95.7%。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为48%,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达60%。人均预期寿命从2012年75.11岁增至2021年78.06岁。医保支持养老优惠力度不断加大,南宁、贺州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稳步推进。
老年友好社会环境日益优化。老年教育、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区建设各类老年大学(学校)400多所,在校学员近15万人。南宁市西乡塘区新阳街道万力社区等55个社区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最近3年,为应对新冠疫情,广西助企纾困政策落地有声。2020年2-12月,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减免养老保险费,为企业减负287.94亿元。2022年4月起,为5个特困行业、17个困难行业所属困难企业以及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费。截至2022年8月,共缓缴养老保险费9.25亿元。
编辑: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