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区十万山瑶族乡坚持“五个聚焦”全域推进民族团结创建工作

来源:防城区民宗局

作者:黄瑛

发布时间:2020-12-29

  防城区十万山瑶族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目前成立的最“年轻”的一个民族乡,居住着瑶族、壮族等少数民民族,其中瑶族群众几乎全部为越南排华归侨。近年来,十万山瑶族乡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坚持“五个聚焦”,全域推动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民族团结事业取得显著成绩。2019年,辖区内十万山派出所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20年,先后获得市级和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称号,辖区内十万山派出所被评为自治区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称号。

  聚焦意识形态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深化民族团结理论教育。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区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宗教事务法》等法律法规政策等内容纳入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农家课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民主团结宣讲工作;同时,以成立中共十万山瑶族乡党校为契机,积极举办乡、村(社区)干部培训班,把党的统战、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纳入培训内容,邀请自治区领导来讲授“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巩固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专题课程,夯实民主团结信仰根基。二是培育民族团结创建者、接班人。注重选拔政治意识高、德才兼备、勇于担当、廉洁从政、实绩突出的少数民族干部进入瑶乡党政领导班子,乡党政领导班子少数民主干部占比达44.44%,注重选拔在村里德高望重的少数民族致富带头人进入村级“两委”班子,村级“两委”班子少数民主干部占比达63.33%,充实民主团结创建后备力量,打造十万山瑶族乡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和青年人才服务中心,增强少数民族干部领导能力和水平。

  聚焦盘活瑶乡资源,提升民族团结经济实力

  一是打造瑶乡特色旅游。立足于十万山丰富的生态、旅游等资源,抢抓国际医学开放实验区建设、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历史机遇,加快七星顶生态旅游项目、十万山瑶寨项目建设,着力推出有特色的农家乐、乡村民宿、养生休闲山庄等乡村度假产品,打造旅游特色新农村,进一步探索乡村旅游新路子,带动周边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就业致富。二是打造瑶乡特色产业。深挖各村特色资源,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推进“一镇一产、一村一品”建设,打造瑶乡千亩百部中草药基地、聚乡缘产业园、双峰云雾茶种植基地,发展壮大清水鱼、澳洲淡水龙虾、牛大力等特色产业。三是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以入股形式与防城金穗公司合作发展油茶和肉猪养殖项目,目前十万山乡5个贫困村均已脱贫摘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各族群众分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坚信民族团结的“五个认同”。

  聚焦挖掘瑶乡人文价值,弘扬民族团结文化传统

  一是挖掘瑶家艺术资源。为弘扬瑶族特色少数民族文化,积极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计划,全力建设十万山瑶族乡民族馆,动员广大群众捐赠民族特色服饰等,进一步丰富场馆内容。二是联合开展多样化民族团结宣传活动。在各族群众经常活动的地方,设立民族团结宣传一条街,在十万山派出所设立民族团结宣传大院,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法规、民族知识、民族语文条例等。同时,将民族团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扫黑除恶、脱贫攻坚相结合,先后同市城市监督管理局、市海洋局、市大数据与行政审批局、市委统战部一起开展民族团结政策宣传、民族知识抢答、海洋科普教育、侨法宣传等活动,进一步开阔少数民族群众眼界。三是营造乡域文艺氛围。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各生产组放映电影、科教片,举办文艺汇演,宣传党的统战、民族、宗教政策,利用壮族“三月三”、“七一”、国庆节和瑶族节日等节庆组织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生活,拉近各族群众之间的距离,使各族群众进一步理解民族政策的“三个离不开”,达到各民族相互融合。

  聚焦补齐民生短板,推动民族团结成果大共享

  一是提升窗户服务质量。通过在乡政府驻地和各村设置服务窗口的方式,热情为各族群众在就业指导、职业培训、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等方面提供服务,及时了解各族群众意愿、呼声和利益诉求。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成并投入使用乡政府办公楼、广场,职工廉租房、集镇亮化、风貌改造、排水排污、农贸市场、片区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波茶社区办公楼等项目;加快推进大菉那德至十万山瑶族乡二级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建设,完成木排村横平、横贵桥梁建设,各村屯实现“村村通网、户户通路”的标准建设;加快推进民族卫生院、民族幼儿园、民族中学等项目建设,落实集镇周边绿化、亮化、美化等方面配套工程,进一步夯实了民族团结和巩固社会稳定基础。

  聚焦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建设民族法治壮美瑶乡

  通过开展 “大排查”、“大调处”、“大化解”和领导干部“公开大接访”活动,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充分发挥综治中心、十万山派出所、十万山侨乡巡回法庭和司法所作用,热心提供法律咨询援助,着力解决矛盾纠纷,为侨胞和少数民族同胞排忧解难,特别是十万山派出所开展“四熟工作法”(“走熟辖区路、学熟辖区话、摸熟辖区数、做熟辖区情”),推行“三入三定”( 深入社区村(屯)、深入治安乱点、深入基层群众,定点治安巡逻、定点结亲帮扶、定点解决瑶胞困难),有力维护了民族地区的社会治安,多年来十万山瑶族疑乡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排名均在全市前列。

编辑:韦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