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来源:南丹县民宗局

作者:黄爱玲 黄常青

发布时间:2020-07-08

  南丹县位于广西西北部,毗邻贵州省,全县总面积3916平方公里,辖有8镇3乡(里湖瑶族乡、八圩瑶族乡、中堡苗族乡),居住有壮、汉、瑶、苗等20多个少数民族,全县总人口3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4.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5.9%。“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240户21694人(瑶族13529人、壮族4827人、汉族2139人、苗族715人、布依族132人、毛南族272人、水族53人、彝族16人、京族4人、回族3人、黎族3人、傣族1人,设有6个集中安置点,2017年12月全部完成搬迁安置。近年来,南丹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助力脱贫攻坚。坚持民族团结一家亲,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贯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各民族同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进步的强大力量。2016至2019年,42个贫困村出列、40413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1%。2020年,该县正全力冲刺攻克5个贫困村出列、1378人脱贫的最后堡垒。南丹县是中国白裤瑶之乡,4万多白裤瑶群众主要聚居在里湖瑶族乡和八圩瑶族乡,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很广,白裤瑶不脱贫,南丹就不脱贫。2017年,南丹县创新实施“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和旅游开发项目,整体搬迁安置1万多名白裤瑶贫困群众,彻底改变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困状况,生动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的重要指示。在“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经常性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推动搬迁群众融入新家、精神相依、守望相助、手足相亲、人心归聚、齐力发展。2019年,里湖王尚安置点(朵努社区)和八圩社区安置点(结拉社区)被评为河池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

  “四优先、四促进”对点帮扶,携手建设美好家园。2016年11月,88户504名来自八圩瑶族乡立坳、甲坪、砂厂等村的白裤瑶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进了罗富镇罗屯村已经建好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启了新生活。罗富镇罗屯村田地肥沃、水流充沛、气候宜人,被称为“鱼米之乡”,是壮族聚居区。为了白裤瑶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过上脱贫发展新生活,南丹县采取“四优先、四促进”措施,让壮族兄弟和瑶族老同携手建设美好家园。一是优先配置资源,促进搬得出。每户按每人不低于13平方米、不高于25平方米的标准配置房屋1栋和猪牛舍1套,同时,均采取“有土安置”模式进行安置,每人配置粮田0.8亩、山林2.1亩,与原居住地相比,生存发展条件十分优越。持续优化安置点公共资源配置,完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投入设施完善资金70多万元,让搬迁群众享受优质服务,消除后顾之忧,安心生活生产。二是优先培训技能,促进住得下。大多数白裤瑶移民群众原居住地山多田地少、地处偏远、种养经验不足。部门和乡镇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开展种养技术培训指导;村“两委”干部、工作队、群众主动传授水稻播种、管护、农机使用技术;镇村两级还多次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到田间地头与移民群众开展“助力春耕生产”“同吃同住同劳动”等主题党日活动,积极营造与移民群众携手并进、文明和谐的浓厚氛围。三是优先提供服务,促进可致富。强化就业服务,积极为搬迁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岗位和就业信息,搭建搬迁群众外出务工或就近就业的平台。截至目前,两个安置点共输出有劳动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4人。在安置点设置扶贫公益性岗位3个,聘请搬迁群众担任安置点保洁员,为3户移民贫困户家庭每月增加务工收入1500元,满足搬迁户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的愿望。同时,依托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帮扶联系人、村“两委”干部等工作力量,聚焦“为民服务解难题”,深入开展入户走访,收集搬迁群众“微心愿”100余个,帮助解决移民群众屋顶浸水、等问题80多个。在安置点设立警务室,通过警务室排查小隐患、调处小纠纷、办理小事务、整治小环境、解决小问题,为移民群众安居乐业撑起了一片平安和谐的天空。四是优先尊重习惯,促进融合好。充分尊重搬迁群众的生活习惯,定期组织开展“听党话•颂党恩•跟党走”等主题活动和多民族交融的“村村有春晚”文艺演出、陀螺比赛、体育竞技、趣味游园等活动,吸引搬迁群众主动自愿参与其中,为搬迁群众相互交流感情、融洽邻里关系搭建平台,使搬迁群众进一步增强对迁入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桂黔省际开放合作发展拧成一股绳。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八圩瑶族乡与贵州省荔波县瑶山瑶族乡都是白裤瑶主要聚居区。近年来,南丹县与荔波县加强联动开放合作发展,结为旅游联盟,共同建设世界白裤瑶乡景区和跨省旅游廊道,联合举办南丹·荔波白裤瑶年街节,推动白裤瑶民俗文化旅游持续升温,让白裤瑶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真正吃上旅游饭、迈向小康路。2019年,南丹县接待游客突破4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0亿元,2项指标增速连续4年以超20%的速度增长。里湖安置点配套的“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核心景区正在加快建设,创建国家5A景区,预计2020年12月底建成并投入运营。

编辑:韦亦玮